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全民智驾”时代正加速向我们走来。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的重要传感器,正逐步成为行业的“标配”,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日,国内两大激光雷达上市企业——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相继公布了2024年的财务报告。图达通也于今年早些时候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计划通过借壳SPAC公司TechStar在香港上市。这三份财报,为我们揭示了这三家公司在过去一年的发展轨迹。
从盈利能力来看,禾赛科技在2024年实现了非GAAP净利润约1370万元,成为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全年盈利的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和图达通虽然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已明显收窄。速腾聚创在2024年的经调整净亏损约为3.96亿元,同比下降约8.9%;而图达通在2024年前九个月的经调整净亏损则从上年同期的1.02亿美元减少至7617万美元。
在营收增长方面,禾赛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10.7%;速腾聚创同期总收入约16.5亿元,同比增长约47.2%;图达通在2024年前九个月则实现营收1.1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这些数据表明,激光雷达市场正在持续扩大,而这三家公司也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装机量方面,三家公司的表现也各有千秋。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中国市场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了150万颗的里程碑。其中,速腾聚创以33.5%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禾赛科技和图达通则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市场份额分别为25.6%和13.4%。目前,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华为和图达通已经占据了行业的垄断地位,前四大厂商的合计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86%上升至近100%。
从财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规模效应和技术降本的双重作用下,激光雷达的毛利率正在逐步提升。禾赛科技在2024年的全年整体毛利率为42.6%,远高于上年同期的35.2%。速腾聚创的整体毛利率也从上年同期的8.4%提升至17.2%,其中第四季度毛利率更是达到了22.1%。尽管图达通在2024年前九个月仍处于毛损状态,但毛损率已收窄至15.2%,并预计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正毛利。
在业务布局上,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都采取了“低毛利+高毛利”的搭配策略,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禾赛科技以高端市场为切入点,逐步发展成为全球Robotaxi业务量最大的激光雷达企业。其L4业务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高达70%以上,与多家头部Robotaxi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而速腾聚创则更侧重于机器人感知领域,后伴随智能驾驶市场的爆发,逐渐发展成为市占率领先的激光雷达品牌。
激光雷达的成本下降与规模化普及也形成了正循环,推动了激光雷达产品向主流市场的快速渗透。为实现更大规模的出货,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都推出了千元级的车载激光雷达产品。这两款产品的发布,被业内视为开启了车载激光雷达的“科技平权”时代。
在市场竞争中,绑定优质车企客户成为了激光雷达厂商的重要策略。出于技术适配性、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等因素的考虑,车企大多单独绑定一家头部激光雷达供应商。速腾聚创主要绑定了吉利、鸿蒙问界、小鹏等车企;禾赛科技则与理想、小米、零跑等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图达通则主要供应蔚来一家。这些合作关系的建立,为激光雷达厂商提供了稳定的出货量保障。
在出海抢单方面,激光雷达厂商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随着国产新势力车企已被深度绑定,激光雷达厂商正加快出海步伐,抢夺海外订单。禾赛科技已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多年独家定点合作,拿下了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速腾聚创也累计获得了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的定点合作。
与此同时,激光雷达厂商还在寻求新的增长点,机器人市场成为了他们争相布局的方向。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都在机器人领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以及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新场景需求的释放,激光雷达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