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零售领域的变革风暴席卷全球,而中国市场则成为了这场风暴中的核心战场。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在中国的策略调整尤为引人注目。
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二元结构。一方面,其传统大卖场业务持续收缩,门店数量不断减少。据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沃尔玛已在国内关闭了超过140家门店,仅在2024年初至今,就已关闭了至少23家。这一趋势反映出传统大卖场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线上购物的冲击以及新零售模式的崛起,都使得传统零售模式面临巨大压力。
然而,另一方面,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却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自2017年开始,山姆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每年新增门店数量持续上升。仅在2024年,山姆中国就新增了多家门店,其中第四季度就开业了4家。嘉兴店的开业更是盛况空前,顾客排队两小时才能入场,显示出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
山姆会员店的成功并非偶然。其精准定位中产阶层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赢得了大量忠实粉丝。数据显示,山姆中国会员数量已超过800万,会员费收入增长超过35%。在沃尔玛全球业务中,中国区已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尤其是山姆会员店的贡献不可忽视。
面对传统大卖场的困境,沃尔玛中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调整。他们意识到,必须打造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中国市场立足。因此,沃尔玛开始与多个品牌合作,共同研发定制商品,以极低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商品。例如,他们与白象、五谷道场等品牌合作,推出了9.9元的方便品质速食系列,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沃尔玛还对其大卖场进行了全面升级,打造“精选一站式全渠道购物体验”。新一代门店内,随处可见大号黄色价签,突出了商品的性价比。同时,沃尔玛还引入了自有品牌烘焙和百货商品,提供独家低价产品,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沃尔玛在中国的策略调整不仅限于线下门店。他们还借助前置仓和即时零售布局线上业务,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数据显示,沃尔玛中国电商业务在2024年第四财季大增34%,成为主要的增长动能。小程序和APP成为线上电商的主要阵地,其中从前置仓发出的订单量占比高达七成。
然而,沃尔玛在中国的策略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关税战争的愈演愈烈,沃尔玛也受到了影响。他们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以抵消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这一举动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沃尔玛仍在以自己的方式与中国消费者、供应商以及监管部门进行博弈。
在中国零售业又一轮的超级洗牌期中,沃尔玛以其独特的二元结构和四条腿的业务布局脱颖而出。一方面,他们通过山姆会员店满足中产阶层的高品质需求;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升级后的大卖场和线上业务满足低能级消费。同时,沃尔玛还借助全球供应链的优势在中国市场赚取利润。
沃尔玛在中国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深刻洞察中国市场、灵活调整策略的结果。面对未来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沃尔玛仍需持续创新、优化策略才能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