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地平线:如何引领国际巨头大众驶入智能化快车道?

   时间:2025-04-09 20:05:3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汽车市场智能化的浪潮中,大众与地平线的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两家企业体量庞大,此次携手背后,显然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过去,造车产业侧重于工业水准和交付能力,重资产模式下,工厂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上下游兼容性低,容错率也极低。然而,随着智能化趋势的到来,传统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车企不仅需要承担软硬件的巨额研发成本,还需要重新构建一个供应体系,这无疑会让交付周期承受巨大压力。

智能化虽然被视为行业的未来,但车企们却“等不起”。因为供给侧的任何重大变革,都可能引发整个生产链条的连锁反应。这正是地平线对于大众来说最为宝贵的战略价值所在。地平线为大众提供了在研发周期和智能化生态能力上的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汽车消费市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在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中,大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拥抱,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速度。这种变化在传统造车模式中几乎是不可见的。地平线CEO余凯对行业未来的预测十分明确:智能驾驶赛道的终局,将是20%的车企选择自研,而80%的车企则会寻找最强的合作伙伴。自研与第三方并行,将是智能化拐点来临、行业快速变革期最安全的选择。

地平线与大众的深度合作,不仅是一次中国技术对国际巨头的成功改造,更为整个汽车行业提供了一条“软硬兼施”的可行路径。地平线的生态完整性,是其能够在智能驾驶上游成功卡位的关键原因。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智能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中,地平线以33.97%的市占率位居榜首。这意味着,国内每生产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采用了地平线的智能驾驶产品。

地平线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层面的领先。作为业界罕见的能同时拥有软硬件生态的厂商,其成熟的量产体系与经验,让行业内的跟进者望尘莫及。地平线征程系列智能计算方案的演进路线,就是其技术实力的最佳证明。从2019年征程2面世,到2024年征程6的亮相,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征程系列已经经历了四次迭代,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征程6的发布,不仅体现在迭代周期上的惊喜,更在于其产品策略的颠覆性变革。征程6一举发布了从征程6B到6P的六款计算方案,完成了从产品到系列的身份跃迁。这一举措,彰显了地平线对全阶智能驾驶市场的全面覆盖决心。

地平线在迭代过程中,始终坚持软硬件结合的技术路径,用相辅相成的设计,打造了“软件定义硬件,硬件成就软件”的良性循环。这种理念,使得地平线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一致性体验成为了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优势。在智能驾驶普及率仍有极大上升空间的情况下,地平线已经开始考虑一致性的问题,这种敏锐的商业嗅觉实属难得。

地平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身上的“反共识”基因。在新能源汽车遭遇行业寒潮的2019年,地平线毅然决然地砍掉了当时已经营收过亿的AIoT业务,全面拥抱智能驾驶。这一决策,不仅展现了地平线的魄力,更为其赢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如今,地平线已经实现了软、硬件及开发工具的全能力覆盖,无论是合资车企还是国产新势力,都迫切需要这份造轮子能力带来的生态弹性。地平线的成功经验,无疑为整个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