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圈的热议中,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路径正逐渐显现其复杂多面性。一方面,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对具身智能领域提出了泡沫论,质疑其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国内多家具身智能企业如智元机器人、它石智航等却相继宣布完成数亿元级融资,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的热情不减反增。
在这场争议中,一些企业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技术落地路径。他们并未急于将机器人推向工厂或商场等大众视野中的场景,而是将具身智能技术融入日常家居产品中,探索其在家居领域的应用潜力。其中,南京一目科技推出的AI洗护机器人便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
这款AI洗护机器人在年初的CES 2025展会上吸引了广泛关注。它不仅结合了机械臂、灵巧手和洗衣机,实现了对柔性物品的精准抓取,还配备了专为衣物洗护设计的AI多模态模型。据透露,该产品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未来有望实现衣物分拣、洗涤、脱水、晾晒等全流程的自动化。
一目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李智强,是一位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后学历的硅谷归国创业者。他在2015年怀揣着将感知能力产业化的梦想,在硅谷创立了一目科技。一年后,因看好国内硬件产业链的优势,他将研发中心迁回了南京。
在南京,李智强带领团队历经十年技术攻关,研发出了以微光谱AI芯片和流体识别传感器为核心的“多模态感知+AI计算解决方案”。这一方案能够将物理世界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为智慧水务、智慧家居、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提供技术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李智强将目光转向了具身智能领域,认为具身智能将是AI智能体走向通用和爆发的关键。
自成立以来,一目科技已完成了六轮融资,吸引了顺为资本、TCL、盈峰投资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今年1月初,公司更是完成了数亿元的D轮融资,为AI洗护机器人的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于AI洗护机器人的研发过程,李智强表示,团队面临了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以及灵巧手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稳定工作等多重挑战。经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专为洗护场景构建的专有多模态模型,并实现了对衣物材质、颜色、数量及污渍的精准识别。
在CES 2025展会上,一目科技还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双机械臂技术。这一技术不仅具有精准的抓取能力和自主避障功能,还能在未来实现衣物的全程自动化处理。这一创新成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为一目科技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对于家电产品的未来形态,李智强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电将从功能自动化向智能化、自主化演进。而要实现这样的场景,家电产品的终极形态将变得像人形机器人一样。他强调,真正的智慧家居必须像人一样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的能力,才能帮助用户从繁琐的人机交互中解脱出来。
目前,一目科技正在重点打造以光学技术和芯片技术为基础的触觉感知能力,计划今年推出人形机器人的触觉传感器模组和整体算法解决方案。李智强表示,这款触觉传感器模组有望超越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成为全球精度最高的触觉传感器。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李智强相信,未来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将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他期待能够创造出一个具身智能的“DeepSeek时刻”,见证中国在AI领域的又一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