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暗能量竟会“变脸”?国家天文台挑战传统宇宙学认知

   时间:2025-04-09 22:53:3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浩瀚的宇宙中,暗能量扮演着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角色,占据了宇宙总质量的约68%。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了一项关于暗能量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挑战了我们对这一宇宙基本成分的传统理解。

暗能量,这一自20世纪末被发现的神秘力量,一直是天文学与宇宙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谜题之一。传统的引力理论与已知物质成分无法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现象,因此科学家们引入了暗能量这一概念。尽管暗能量驱动着宇宙的加速膨胀,但其本质至今仍未被揭示,成为现代物理学中亟待解答的重大问题。

为了深入探究暗能量的性质,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观测手段,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超新星爆发、引力波和重子声波震荡等。通过这些观测,科学家们绘制出了一幅宇宙成分的“饼图”:宇宙中仅有约5%是普通物质,约27%是暗物质,而剩余的68%则是暗能量。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公博表示,暗能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能代表一种真实存在的能量成分,也可能是一种未知的物理机制。

在标准宇宙学模型(ΛCDM)中,暗能量通常被视为一种不随时间演化的真空能量。然而,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精度的提高,科学家们逐渐发现,不同类型的观测数据在ΛCDM模型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这一发现为传统的宇宙学模型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探索暗能量的性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参与了全球最重要的暗能量观测计划之一——“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项目。该项目联合了全球70余家科研机构,利用4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和5000个光纤定位“机器人”,对千万量级的星系和类星体进行观测和光谱研究。通过深入分析DESI最新观测获得的宇宙学距离数据,并结合超新星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结果,赵公博团队发现暗能量的状态方程随着宇宙的演化而发生变化。

这一发现意味着暗能量可能并非恒定不变的真空能量,而是具有更复杂的演化行为。赵公博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新方法,对暗能量的动力学属性进行了检验,并得出了这一颠覆性的结论。该研究成果为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质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也为未来的暗能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这一发现表明暗能量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观测和理论解释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赵公博团队在DESI项目中展示出的研究水平令人振奋,也为中国天文学界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