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名叫张某的新车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烦恼。他刚从4S店提走的爱车,在一次日常行驶中竟被交警拦下,并收到了一张罚单。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车窗膜的透光率未达标。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处罚,张某显得一脸茫然:“这车窗膜明明是车子出厂时自带的,我根本没动过它,怎么就被罚了呢?”张某的困惑,其实揭示了一个不少车主都可能忽视的问题——车窗膜的选择与规定。
车窗膜,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配件,其实有着大学问。在炎炎夏日,它能为车主提供一片凉爽的天地,阻挡紫外线的侵袭,提升车辆的整体美观度,甚至为车内空间增添一份私密感。然而,如果车窗膜的透光率不符合规定,就可能成为行车安全的隐患。
透光率,这个看似简单的参数,实则关系到驾驶员的视线清晰度和行车安全。如果车窗膜的透光率过低,驾驶员的视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如同在夜间戴着墨镜行车,危险系数大大增加。因此,我国相关交通法规明确规定,前挡风玻璃及驾驶员两侧车窗的透光率必须高于70%,以确保行车安全。
然而,一些汽车经销商为了提升车辆的竞争力,私自加装深色车窗膜,导致部分新车出厂时的车窗膜透光率就未达到国家标准。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也给车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张某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于车主来说,购车时不仅要关注车辆的性能、配置和价格,还要留意车窗膜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如果车辆自带的车窗膜透光率不达标,车主应及时更换符合规定的车窗膜,以保障自己的行车安全。
车主在选择车窗膜时,也应注意其质量和品牌。一些劣质车窗膜不仅透光率不达标,还可能存在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对车主和乘客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选择正规品牌和渠道购买车窗膜,是保障行车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一环。
车窗膜虽小,但关乎行车安全和健康的大事却不能忽视。张某的遭遇提醒我们,购车时要仔细确认车辆自带的车窗膜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并在必要时选择更换合适的车窗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次出行的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