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名企业家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当前智能手机无法物理关闭麦克风功能的不满。他指出,尽管用户普遍担忧个人隐私被“偷听”或“监听”,但手机制造商似乎并未积极响应这一需求,进行相关功能优化。
随后,华为终端BG首席技术官李小龙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回应。他建议罗永浩尝试华为手机的“超级隐私模式”,该模式启用后,能够阻止应用程序访问摄像头、麦克风及用户位置信息。
除了华为,其他国产手机品牌也在隐私保护方面做出了努力。例如,OPPO Find N3 典藏版配备了国密二级独立芯片和VIP模式,能够关闭摄像头、麦克风及定位服务。OPPO Reno12等机型在ColorOS 14系统的支持下,同样提供了“VIP模式”。小米则推出了“隐身模式”,该模式下所有应用均被禁止拍照、录音及定位。
然而,罗永浩提出的物理关闭麦克风的需求,并未在这些手机的现有功能中得到满足。他期望的是一种类似于iPhone静音快捷键的物理开关,能够一键彻底关闭麦克风。
在智能手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续航、充电速度及散热等领域都竞争激烈。然而,为何物理关闭麦克风的按键却鲜有厂商尝试呢?分析认为,尽管罗永浩提出的需求反映了用户的痛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实现这一功能的难度较大。
许多用户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通话中提及某个产品后,打开短视频或电商平台时,往往会收到相关产品的推送。这种经历让人不禁怀疑手机是否在监听自己的对话。然而,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果手机通过语音功能进行“偷听”,麦克风需要长时间保持开启状态,这将显著增加手机的能耗,用户很容易察觉。
监听并提取有用信息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技术任务。更重要的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APP收集数据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公安部“合规盾”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异常录音行为,未经用户许可而调用麦克风功能进行偷听是违法的,将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