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老年人沉迷直播间:谁成了他们的“电子亲人”?

   时间:2025-04-11 09:14:3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深夜与黎明的交界,80岁的老邓的短视频账号依然活跃在线,而这样的场景,在早晨六点又会重复上演。老邓与老伴老王,他们的手机几乎全天候锁定在呼和浩特本地主播“土土”的直播间里,儿女们的信息往往只能在直播间隙得到回应。

“对爸妈来说,土土快成比我们这些亲生孩子还亲的人了。”儿子建文无奈笑道。不仅于此,老两口还频繁在直播间购买大量无用甚至劣质的商品,精神上也对直播间产生了高度依赖,情绪随着直播剧情的起伏而波动。

土土,这位拥有数十万粉丝的本地主播,以其长时间直播、方言交流、贴近地域文化的聊天内容,以及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家长里短、正义战胜邪恶的叙事风格,成为了老年人心中高度信赖的“电子亲人”。这种信任甚至延伸到了线下——土土开设的实体商场与粉丝见面会,都成为了老年人热衷参与的活动。

据第三方平台QuestMobile发布的《2024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银发人群月活跃用户已达3.29亿,月人均使用时长129小时,其中短视频占据使用时长榜首。老年人在直播带货场景的购买力日益增强,不少子女开始在网络上发声控诉。

一份由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千人调查问卷显示,69.7%的受访者与家中长辈在网购上存在分歧,其中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认为,老人在产品评判上更信任主播而非家人。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高龄人群中的普及,数字鸿沟似乎被填平了一部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处于下沉市场的老年人虽然获得了数字技术的使用权,却往往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他们沉迷的主播,无意间成为了家庭亲子关系中的隔阂,导致双方在情感和经济上产生裂痕。

老邓和老王的家中,客厅摆放着一个大鱼缸,里面却装满了从土土直播间购买的无用物品。建文和妹妹丽文时常收到父母从直播间购买的食品,有时甚至是已经变质的商品。老两口在直播间的消费已超过两万元,但他们对此乐此不疲。

土土的故事线复杂多变,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她自称16岁便离家打工,后来回家乡做生意,却因帮助他人得罪了恶势力,遭到亲戚和竞争对手的嫉妒与谋害。团队成员磊磊和小飞也有着各自悲惨的身世,他们的故事被土土在直播间娓娓道来,吸引了大量老年粉丝。

除了家长里短和社会丑恶现象,土土的故事还涉及国家层面的叙事。据说,土土的爷爷留下了一份寻宝地图,其中一张在她手中,另外两张被日本人夺走,她一直在追查此事。

老王说:“就是这些真人真事把大家吸引住了。”尽管子女们反复劝说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但老人们坚信不疑。他们认为,土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回到出生地给老家送米面油,还会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土土很清楚自己的粉丝画像,直播间的话术都针对着中老年群体。她会直接称呼粉丝为“叔叔姨姨”,强调不会欺负他们,还会在下单时提醒“有需要的再买”。这种亲切感和信任感,让老年人们更加沉迷于直播间。

在直播间购物,对老人们来说,一方面是为了支持主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错过“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价格”。土土的带货时机往往与当天的剧情紧密结合,通过惩罚恶人的方式低价甩卖商品,让粉丝们感到既解气又实惠。

然而,子女们对此却苦不堪言。他们反复劝说父母不要沉迷直播间,但往往收效甚微。有些老年人在一个月内就能在直播间消费上万,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一些人选择报警或建群维权,但往往无济于事。

在与老邓和老王的交谈中,他们逐渐梳理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们认为,看直播间就像看电影一样,等待正义的审判。而剧情中的地方属性、民族情绪、苦难叙事等元素,正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类剧情直播间,老人们表示买货是其次,主要是参与到故事里,感受那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而主播们利用这些元素编织的故事,正好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在经历了多次劝说和争执后,建文和丽文也逐渐接受了现实。他们与父母约法三章,只要不乱买东西就不再干涉。在他们看来,老人们没有什么可做的,就当给他们保留一点精神寄托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