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公司的股价在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经历了连续数日的剧烈波动。这一动荡主要源于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使其在面对新的关税措施时显得尤为脆弱。
据业内分析机构CFRA的研究指出,关税风险已成为悬在苹果股价上方的一把利剑,导致其承受了巨大的抛售压力。分析师进一步表示,苹果获得关税豁免的机会大约为一半,这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关税威胁,但分析师认为美国不太可能对苹果持续实施严格的关税政策。原因在于,苹果作为美国本土企业,不仅在国内拥有深厚根基,还承诺将在美国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若继续对苹果征税,可能会使其在与三星电子等强劲对手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特别是三星电子,其利用在低关税地区如越南的生产布局,有望从中受益。
苹果当前的困境在于,其iPhone产品中超过九成在中国进行组装。这意味着,新的关税政策将对其成本结构构成严峻挑战。苹果需要权衡的是,是自行承担关税成本,还是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若选择后者,iPhone系列产品的价格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涨幅。
以iPhone 16为例,若关税成本被转嫁,其基础款价格可能会从799美元激增至1142美元,涨幅高达43%。而iPhone 16 Pro Max的价格更是可能突破2300美元大关,折合人民币约16823元,涨幅超过30%。
在关税政策即将实施的前夕,有报道称,数架满载iPhone等苹果产品的飞机从印度紧急起飞,似乎在进行一场关税“逃离”。这一举动无疑加剧了市场对苹果未来走向的担忧。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苹果无疑需要采取更为灵活和前瞻性的策略,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然而,无论选择何种路径,都将对苹果的市场地位和消费者信心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