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交通”战略的推动下,电子驾驶证已成为众多车主的新宠,极大地方便了日常出行。据统计,全国超过5亿用户注册了交管12123APP,电子驾驶证申领量更是突破了2.3亿张,日均调用量高达1700万次。
然而,电子驾驶证虽便捷,却并非万能钥匙。不少车主在使用过程中,因误解其使用范围而栽了跟头。公安部123号令明确规定,电子驾驶证虽能在多数场景下替代纸质证件,但在特定情形下,仍需出示纸质驾照。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驾驶证还分为“红码”和“绿码”。绿码表示状态正常,而红码则意味着驾照可能存在问题,如被暂扣或吊销。据交管部门统计,2023年第三季度,全国有近1.8万名驾驶人因使用“红码”电子驾照被查处。交警手中的执法终端能够实时联网查询,任何侥幸心理都将无所遁形。
纸质驾照换证后未及时更新电子版也是车主常犯的错误之一。北京交通执法支队通报,2023年全年有3.2万余名驾驶人因此被查处。驾驶证期满换证或信息变更后,车主需重新申领电子驾驶证,以确保其有效性。一位车主因未及时更新电子驾照,在高速路上被查处,不仅被罚款200元,还被记了12分。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如处理交通事故、车辆异地转籍等业务时,仍有不少车主错误地认为电子驾照可以完全替代纸质证件。然而,公安部交管局明确规定,在驾驶证注销、撤销等行政手续办理过程中,纸质驾照是必须提交的实体证件。
为了科学使用电子驾驶证,车主们需养成定期检查电子驾照状态的习惯。交管12123APP每次打开时都会自动检测驾照状态,并以红色字体提示异常。同时,车主还可以利用手机日历或备忘录功能,在驾照即将到期前30天设置提醒。
最新版本的交管12123APP还加入了智能提醒功能,当检测到驾照状态有变化时,会通过消息推送提醒用户。专家提醒,确保APP保持最新版本,并允许其发送通知,是避免驾照问题的有效方法。
电子驾驶证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还节省了纸质证件成本。据公安部交管局数据,电子驾驶证的推广每年为全国车主节省的纸质证件成本高达12亿元,同时减少了碳排放约1500吨。
为了安全出行,车主们需牢记以下几点:定期检查电子驾照的有效状态;纸质驾照更新后重新申请电子版;查验时使用APP实时调取电子驾照,避免使用截图;在特定场景下仍需携带纸质驾照。
在智能化时代,电子政务服务为车主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任何技术都有其应用边界。作为负责任的驾驶员,既要享受科技红利,也要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驾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交管12123APP还提供了“离线驾驶证”功能,可在无网络情况下出示有效驾照,但需注意其有效期仅为72小时,需及时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