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揭秘:宇宙早期小红点,黑洞供养与宇宙修补之谜

   时间:2025-04-12 12:27: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天文学家们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一批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这些星系以“小红点”的形象出现在科学家们的视野中,它们可能隐藏着解决宇宙早期一系列谜团的关键。

这些小红点,实际上代表了宇宙大爆炸后不到15亿年内形成的星系,它们的存在对现有的宇宙学理论构成了挑战。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对于早期宇宙中恒星的形成速度和数量一直存在争议。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尤其是那些异常明亮的早期星系,似乎表明恒星的数量远超之前的预期,这引发了“宇宙学被打破”的说法。

然而,新研究表明,这些小红点发出的光,大部分并非来自之前所认为的庞大恒星群,而是由其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盘产生的湍流所致。这一发现可能终结了关于早期宇宙中恒星数量的争议,并为理解这些星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领导这项研究的科比学院天文学家戴尔·科切夫斯基表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这些新天体让我们感到困惑。我们之前从未观测到类似的天体,这也是为什么它们之前没有被发现的原因。”科切夫斯基的团队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多个观测项目数据,构建了一个包含大量小红点星系的样本。

特别“红宝石”项目的数据为这项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数据显示,大约70%的样本星系中存在以极高速度旋转的气体,这是吸积盘存在的明显迹象。吸积盘为位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提供能量,这些黑洞可能是活跃星系核的驱动力。

小红点星系的红色,部分归因于“红移”现象。当遥远星系的光线向地球传播时,宇宙的膨胀会拉长光线的波长,产生红移。这使得古老星系的光线移动到近红外或红外波长,这正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观测范围。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员史蒂芬·芬克尔斯泰因表示:“这些真正红色的高红移源,在大爆炸后的某个时刻基本上停止存在了。如果它们正在形成黑洞,我们认为其中至少70%都是如此。这暗示早期宇宙中存在着一个不明黑洞生长的时代。”

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早期星系异常明亮的原因,还可能为理解宇宙早期的演化提供新的线索。之前关于“宇宙学被打破”的说法,现在看来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早期宇宙中恒星和黑洞的理解不够深入。随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继续观测,科学家们有望揭开更多关于这些小红点星系的秘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