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步入一家汽车4S店,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鲜明对比宣传不禁让人深思:燃油车是否真的已风光不再?环顾四周,不难发现,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偏好日益明显,对传统燃油车则显得愈发冷淡。部分车企即便大幅降价,也难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一趋势,究竟是新能源车的崛起太过迅猛,还是燃油车真的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首要原因,在于两者用车成本的巨大差异。过去,燃油车车主对油价波动早已习以为常,油价上涨总能引发一阵热议。相比之下,新能源车的充电成本通常仅为燃油车加油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尤其是家中有充电桩的车主,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充电,每公里成本仅需几分钱,远低于燃油车。新能源车省去了燃油车复杂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机械结构的保养费用,三电系统的维护成本远低于内燃机。而燃油车每年两次的机油机滤更换、火花塞更换、积碳清理等费用,累计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新能源车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智能化配置。如今,即便是十几万的新能源车型,也能配备大尺寸中控屏、L2级自动驾驶、车机互联、语音识别、OTA远程升级等前沿功能。反观燃油车,即便是二三十万的合资品牌,车机系统仍显得落后,语音识别卡顿,智能交互功能匮乏,甚至倒车影像都需要选配。这种科技感的差距,让追求便捷体验的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新能源车。
政策扶持与环保趋势的推动,也加速了新能源车的崛起。近年来,各大城市对燃油车的限制愈发严格,限牌限行成为燃油车主的烦恼。而新能源车则享受免购置税、绿牌不限行等政策红利,无需担心未来排放法规收紧。这些优惠政策促使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得不认真考虑新能源车。同时,全球环保趋势日益明显,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车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燃油车市场的萎缩也成为不可逆转的现象。
然而,燃油车并非毫无优势。续航焦虑仍是新能源车难以克服的问题。尽管电动车续航里程有所提升,但在冬季低温、高速行驶等场景下,续航衰减依然明显。而燃油车加满一箱油轻松行驶七八百公里,且加油站遍布全国,加油仅需几分钟,这种便利性新能源车难以匹敌。燃油车的保值率相对稳定,新能源车由于电池衰减、技术更迭快等因素,贬值速度远超燃油车。目前,新能源车的二手车市场尚未成熟,而燃油车的二手车市场则更加成熟,尤其是热门品牌车型,几年后仍能卖出不错的价格。
尽管如此,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仍在迅速扩大。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40.3%,预计2025年将突破50%。这意味着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这对燃油车企来说无疑是个沉重打击。为应对市场变化,许多车企不得不加速转型,如比亚迪已全面停产燃油车,BBA等传统豪华品牌也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布局,日系车企也不得不推出新能源车型以应对市场压力。燃油车的生存空间正被逐步压缩,消费者购车时关注的重点已从“三大件”转变为“智能化、续航、用车成本”,而这些正是新能源车的强项。价格战或许能短期挽救销量,但长远来看,消费者的认知已发生根本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