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自动驾驶技术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与城市的交通格局。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的正式生效,标志着北京自动驾驶迈入了法治化的新阶段,自动驾驶汽车将逐渐驶入街头,成为城市交通的新成员。
在亦庄的繁华街道上,一辆印有“文远知行”标志的Robotaxi缓缓停靠,乘客通过手机APP预约的自动驾驶之旅即将开始。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内配备了安全员,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路况和行驶路线,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文远知行推出的Robotaxi自动驾驶汽车出行服务,已在经开区核心区域展开运营,并覆盖了高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
文远知行副总裁罗琳介绍,公司已形成自动驾驶Robotaxi、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高阶智能驾驶五大产品矩阵,应用场景广泛覆盖智慧出行、智慧货运和智慧环卫。在北京,已有几十台Robotaxi、20台自动驾驶小巴和10台自动驾驶环卫车投入运营,预计到年底将达到百台左右的规模。
与此同时,在顺义区的街头,新石器的无人配送车正忙碌地将快递包裹从中转场配送到小区驿站。这些无人配送车以其智能、便捷、高效的特点,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配送服务。新石器无人车总架构师曾文达表示,与传统配送方式相比,无人配送车能够显著降低每件快递的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并为快递员减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北京已形成以文远知行、新石器、百度、小马智行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汇聚了近百家自动驾驶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创新型企业主导的产业生态格局。从2020年建设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来,北京已开展智能网联乘用车、无人小巴、无人配送、无人巡逻、干线物流和自动驾驶环卫等八大类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
4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上路通行管理、安全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条例明确支持“个人乘用车出行”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应用,这标志着L3级自动驾驶技术已相对成熟,具备了进入市场的潜力。
然而,在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前夜,安全性仍是首要考虑因素。文远知行和新石器等企业纷纷表示,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具备360度无死角感知能力、规划控制能力、多元安全冗余设计等多重安全保障措施,已经经过了几千万公里的测试,能够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实现安全保障。
在法律法规方面,《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通行期间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查和处理。公安部正在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上路通行、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相关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对于L3级自动驾驶下的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划分问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志东表示,L3级别的自动驾驶法律责任主体是主机厂、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与运营商等,同时也可能涉及远程或本车安全接管员。为了便于事故的数据取证,自动驾驶汽车产品需要安装“安全黑匣子”,基于数据与事实进行法律责任判定与维权。
随着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应用进程的加速,亟待通过完善立法来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未来立法范畴可以围绕责任划分、保险机制和数据监管等多个维度进行考虑,确保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实现更加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