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再度迈上了3000万辆的产销高峰,连续十六年稳居全球榜首。这一背景下,中国车企们似乎正享受着“弯道超车”的喜悦,但它们的财务状况究竟如何呢?
根据最新数据,至少有15家A/H股上市车企已经公布了2024年的年报或业绩预告。经过仔细梳理,我们发现这15家车企的整体利润规模接近613亿元,其中11家实现了盈利。若仅计算这11家盈利车企的利润总和,则高达约960亿元(上汽因未发布完整年报,利润按预计上限计算)。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沐浴在盈利的阳光下。上汽、广汽及北京汽车等企业的利润出现了显著下滑,这反映了合资品牌在当前市场中的困境。特别是上汽,受到其通用子公司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利润减少了78.74亿元。长安汽车虽然收入有所增长,但利润并未随之提升,这主要归因于其新能源子品牌阿维塔和深蓝汽车的持续亏损,分别达到了40.18亿元和15.72亿元。
江淮汽车则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转折,由盈利转为亏损。但这一变化并非源自其自身经营问题,而是由于其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的亏损,导致江淮汽车对大众安徽的投资收益为负13.5亿元左右。蔚来汽车则继续承受亏损的压力,但这也激发了其斗志,内部改革已悄然展开,并立下了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
在海外市场方面,中国车企们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长城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其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表现平平,但凭借在海外市场的出色表现,它仍然能够在利润榜上占据一席之地。长城汽车2024年的海外销量达到了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占比接近总销量的四成。其境外业务的毛利率高达18.76%,收入占比也提升至39.7%。
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长安汽车2024年的海外销量达到了53.6万辆,同比增长49.6%,海外收入同比增长57.90%,毛利率也远高于国内。广汽集团同样如此,其海外业务的毛利率远高于境内业务。这些数据都在证明,海外市场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车企已经站在了出海的风口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中国车企也找到了更多出海的机会,比如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的合作等。
当然,中国汽车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贸易壁垒、关税问题以及本土化适配等挑战都需要车企们积极应对。但无论如何,出海已经成为中国车企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对它们能力的考验,更是智慧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