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老牌劲旅,近期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频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场看似常规的产品线调整,实则暗含着奇瑞在新能源战略推进中的反复探索与调整。
近年来,奇瑞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2024年,奇瑞新车销售总量达到260.4万辆,同比增长38.4%,创造了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58.4万辆,占总销量的22.4%。然而,与整个市场相比,奇瑞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待提升。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狭义乘用车全年累计零售量为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而新能源汽车销售则达到了1089.9万辆,全年渗透率高达47.6%。显然,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加速。
在奇瑞的新能源产品矩阵中,QQ冰淇淋和小蚂蚁等低端车型曾一度占据市场优势,但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些车型的市场表现开始下滑。特别是QQ冰淇淋,从2023年的6.78万辆销量跌落至2024年的4万辆。与此同时,定位中高端的大蚂蚁车型则几乎被市场边缘化,销量惨淡。这种低端市场勉强维持、中高端市场难以突破的现状,成为奇瑞新能源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奇瑞汽车推出了全新的电动汽车品牌iCAR。iCAR品牌最早在2015年就已提出,但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直到2023年4月的上海车展,iCAR才再次登上舞台,成为一个全新的品牌。iCAR品牌旨在打造全场景的智能电动汽车,涵盖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然而,iCAR品牌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iCAR 03上市之初,虽然市场反响热烈,但后续销量却未能持续攀升。而iCAR V23的上市,更是遭遇了与iCAR 03价格重叠、定位模糊的困境,导致内部竞争激烈,用户资源被稀释。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奇瑞汽车开始对iCAR品牌进行内部调整。据知情人士透露,奇瑞计划将此前未由iCAR品牌首席产品官苏峻团队参与的iCAR 03/03T两款车型剥离出iCAR品牌,并更名为其他名称,划入奇瑞品牌旗下。同时,iCAR的工厂也将进行调整,新建一处工厂来承载iCAR品牌的产品。这一系列动作旨在让奇瑞新能源的产品矩阵更加清晰、富有层次。
通过整合、剥离、调整产线、重新更名等一系列举措,奇瑞汽车希望重塑品牌金字塔结构。奇瑞品牌将承接大众化市场,聚焦5-15万元价格带;iCAR品牌则专注15万元以上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星途品牌将涉足20万元级中高端市场;而智界品牌则将冲击豪华车市场。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有助于奇瑞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突破,也有助于提升其在整个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市场风险始终存在。尽管奇瑞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迄今为止仍未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爆品。特别是在15万元以上主流售价区间,奇瑞新能源更难找到市场空间。这导致奇瑞新能源长期被视为低端廉价车的制造者。如今,奇瑞汽车继续加码微型车市场,虽然可以依靠强大的渠道和供应链体系获得薄利多销的优势,但也可能无形中加大了iCAR品牌向上的难度。
在新能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奇瑞汽车的这场战略调整无疑是一场考验。如何在规模与利润、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奇瑞汽车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