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挑战。据AC汽车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当前汽修门店的员工结构以80后和90后为主,占据了绝大多数,而00后群体对汽修行业的兴趣却显著下滑,这一趋势无疑加剧了行业的人才断层问题。
报告指出,汽修行业不仅面临着老一辈人才流失的困境,同时也遭遇了新一代年轻人不愿入行的难题。这导致行业内人才青黄不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修理厂在招聘修理工时遇到了巨大困难,尤其是技术精湛的修理工更是稀缺资源。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人员的缺口正在迅速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缺口已超过百万人,而实际从事新能源汽修工作的人员却不足十万人。这一巨大的人才缺口给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带来了严峻挑战。
传统技师在转型新能源维修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电路基础知识薄弱,他们往往难以胜任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而新能源技师虽然接受过相关培训,但缺乏实战经验,使得修理厂在承接新能源维修业务时顾虑重重。设备、流程的高要求以及法律风险也使得许多修理厂对新能源维修望而却步。
除了人才短缺问题,汽修行业还面临着人员成本负荷重的困境。调研显示,有70%的门店认为人员成本过高,且相比于往年,2025年员工招聘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这种对用工环境的悲观预期使得75%的门店担忧未来会出现修车人员老龄化的现象。
对于汽修工短缺难招的原因,AC汽车的调研给出了多方面的解释。有35.8%的门店认为行业工资低、成长周期长,难以留住人才;30%的门店则指出修理工的价值不被社会广泛认可。门店缺乏完善的培养机制和薪酬体系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同时,随着90后、00后被大学分流,蓝领劳动力的供给也在下滑,进一步加剧了汽修行业的用工难题。
有维修工坦言,汽修行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工资环境不佳。如果能够提高车间学徒、中工和大师傅的工资待遇,明确晋升条件,打开晋升渠道,并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如五险一金、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等,那么汽修行业或许能够迎来自己的春天。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汽修行业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和用工难问题,才能确保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