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构网型新能源并网:特性实测与未来趋势深度解析

   时间:2025-04-14 14:01:2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份由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深度研究报告《构网型新能源并网特性及实测》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该报告由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刘辉专家精心撰写,旨在深入探讨构网型新能源并网的核心特性,为新能源并网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报告从三个独特的视角对构网型控制进行了全面剖析。首先是原理构网,这一方式通过精确调控网侧变流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和相位,使其能够模拟同步机的运行机制,实现自同步电压源并网。下垂控制和虚拟同步控制(VSG)是原理构网中常用的两种控制结构。其次是功能构网,它要求设备必须满足国外标准规范中的多项功能要求,如稳态运行、电网强度适应性和宽频带阻抗等。不同功能对机侧电源和网侧变流器提出了不同的硬件需求,导致不同设备在构网功能实现上存在差异。最后是故障构网,这一视角关注的是在系统发生大扰动时,设备仍能以电压源方式持续运行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控制上需要采用虚拟阻抗等限流方式,而硬件上网侧变流器的过流能力则与外部电网的强弱密切相关。

报告进一步对构网型变流器的并网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频率支撑方面,通过对比传统同步机系统和变流器+同步机双机系统的有功响应特性,发现构网型变流器在一次调频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同步机的功率分配阶段二,与同步机构成的系统频率响应特性优于纯同步机系统。而跟网型变流器则不太适合实现主动支撑功能。在电压支撑方面,构网型变流器单机通过无功-电压下垂特性提供电压支撑,而多变流器系统的仿真结果显示,构网型场站的电压支撑效果优于跟网型,且电气距离对电压支撑效果产生影响。在振荡抑制方面,构网型电源在大部分频段的特性能够削弱跟网型变流器的特性,从而避免次/超同步振荡。然而,在强电网下,采用双内环控制的构网型电源容易失稳,但通过引入虚拟阻抗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报告还探讨了跟网型和构网型之间的关系。指出构网型是对跟网型的一种补充而非替代,未来电网中构网型的配置比例可能达到30%左右。跟网型机组的并网特性需要进一步完善,而构网型并网虽然性能有所提升,但多电压源并联特性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报告中展示了多项关键数据和图表,其中包括构网型变流器在不同条件下的频率响应曲线、电压支撑效果对比图以及振荡抑制特性的分析图等。这些数据和图表为报告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报告还强调了新能源并网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构网型新能源并网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将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该报告的发布,不仅为新能源并网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从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构网型新能源并网技术将成为未来电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我们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