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超快充时代来临,比亚迪华为携手能否颠覆燃油车地位?

   时间:2025-04-15 12:55:0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大关,主流车型续航里程也纷纷迈过600公里门槛,但消费者心中的“补能焦虑”阴影仍未完全消散。尽管电动汽车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充电便捷性问题依然是制约其进一步普及的关键因素。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各大车企纷纷祭出杀手锏——换电与超快充技术。尤其在超快充领域,“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今年3月19日,某企业率先发布了兆瓦闪充技术,宣称5分钟内即可补充400公里续航,这一速度已逼近传统燃油车的加油效率。

紧随其后,4月9日,比亚迪携带着搭载兆瓦闪充技术的汉L与唐L车型正式亮相市场,将“油电同速”的承诺从口号变为现实。这一技术的问世,无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掀起了波澜,开启了一场充电技术的激烈竞赛。

据行业专家介绍,充电倍率的持续突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演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早期的3C到如今的5C,乃至即将普及的兆瓦闪充,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意味着充电效率的显著提升。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的发布,更是将充电功率推至1兆瓦(1000kW),实现了全球量产车型中的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

华为也不甘落后,宣布将于4月22日正式推出兆瓦超充新品,旨在推动重卡电动化从封闭场景向全场景迈进。极氪也将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展示其1.2MW全液冷充电桩技术,并计划落地实施。这些企业的动作表明,超快充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

对于消费者而言,超快充技术的普及无疑将极大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过去,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节假日高速补能排队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车主。而今,随着兆瓦闪充等技术的推出,这些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车主们表示,充电速度越快,电动汽车的补能效率就越接近燃油车,从而极大提升了纯电动车的实用性。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超快充领域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其液冷超充系统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和高速公路上部署,成为加速推动超快充产业生态发展的重要力量。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透露,华为的兆瓦级充电产品最大充电电流可达2400安,最大功率1.5兆瓦,每分钟可补电20千瓦时。这一技术的推出,将为商用车电动化提供有力支撑。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超快充技术的普及还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努力。比亚迪宣布将兆瓦闪充系统面向全行业开放,并已收到大量合作意向。这一举措将促进超快充技术的快速普及,并推动充电设施的共建共享。同时,为了应对兆瓦级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华为等企业也在积极研发相关技术解决方案。

在乘用车市场,超快充技术的普及正在带来“技术平权”的趋势。过去,超快充技术往往被视为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中端车型也开始标配超快充技术。小鹏汽车等车企更是将5C超快充技术带入到了20万至3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超快充带来的便捷。

然而,超快充技术的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基础设施端超快充桩的普及程度尚需提升;另一方面,供给端也需要提供足够优质的超快充动力电池。电网负荷、设备兼容性等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不过,随着各大企业的积极投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在这场由比亚迪点燃、华为加码、极氪等车企跟进的兆瓦闪充革命中,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补能效率的质变或将真正开启新能源汽车的“油电平权”时代,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