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疯狂的问界M8 赛力斯要革理想的命

   时间:2025-04-15 13:44:44 来源:互联网编辑:茹茹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发布 | ITBEAR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一场无声的“抢人大战”。

近日,多个社交媒体平台显示,赛力斯正在大量招聘普工。有招聘方直接发布信息称,问界M8新车订单火爆,招聘工人,工资5000元—8000元。据赛力斯官方回应,这款定位40万元级的大型SUV“小订数量已达12万辆”,远超市场预期。

这一幕让人联想到两年前的问界M7——首月订单破6万,全年销量近20万,直接逼得理想ONE提前停产,李想直言“毫无还手之力”。

如今,赛力斯似乎想用M8复刻这场战役,但战场已从30万元价位上探到40万元腹地。而对手理想的日子并不好过:2025年1月销量同比下滑3.97%,主力车型L7/L8/L9销量腰斩,唯一坚挺的L6在销量榜上仅排18名。

这场较量早已超越单纯的产品竞争,而是关乎两种模式的对决:华为深度赋能的“智选车”生态,能否击穿理想以场景定义产品的护城河?

当赛力斯喊出“三年百万辆”的目标时,理想却转向AI和纯电赛道。新旧势力的碰撞,正在改写中大型SUV市场的游戏规则。

01

赛力斯的“三板斧”

1. 价格卡位的精准手术刀

问界M8的定价堪称教科书级操作。35-45万元区间,恰好填补M7(22.98-32.98万元)与M9(46.98-56.98万元)之间的空白。这刀法有多狠?

对比理想L8(33.98-39.98万元)和L9(42.98-45.98万元),M8不仅覆盖了理想两款车型的价格带,还用3105mm轴距(仅比M9短5mm)直接对标L9的空间表现。

更绝的是电池策略。M8提供37度/53度两种电池包,前者纯电续航201km,看似低于竞品,实则将入门价压低至35万元,比L9便宜近8万元。

这种“高配打品牌,低配冲销量”的组合拳,让平安证券分析师直言:“M8有望复制M9的下沉红利,成为40 万元级别的一款爆款车型。”

2. 华为渠道的降维打击

赛力斯正在构建“双线作战”渠道:华为体验店负责前端获客,传统豪华经销商承接交付与售后。截至2025年3月,鸿蒙智行体验中心已超800家。这种渠道势能直接转化为订单转化率。

3. 毛利率的“恐怖平衡”

赛力斯真正的杀手锏藏在财报里。问界M9毛利率高达35%,远超特斯拉(18.44%)和比亚迪(20%)。这得益于华为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M8延续了这套盈利模型。平安证券预测,问界M8与未来的M9将共同成为2025年赛力斯盈利进一步释放的关键。

02

理想的困局

1. 场景化定位遭遇“群狼战术”

理想曾凭“奶爸车”标签独步江湖,但2025年的市场已是另一番光景。极氪EX1H用可旋转座椅+车载冰箱+L3自动驾驶,把“家庭场景”拆解得更加细分;腾势N9甚至推出车内KTV模式,搭配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续航焦虑反而成了理想的软肋。

2. 转型AI的“战略迷雾”

理想押注“AI+纯电”,李想将CEO职位移交马东辉,亲自带队研发人工智能,声称要“连接物理与数字世界”。但现实骨感:2025年Q1纯电车型尚未发布,增程式销量已同比下滑11.3%,L6市场份额被智界R7蚕食。

更讽刺的是,理想的AI战略恰与华为车BU业务重叠,后者拥有20万行自动驾驶代码库和百万级路测数据,技术代差难以逾越。

03

生态战取代单品战

当前汽车产业从“硬件竞赛”转向“生态战争”。问界M8的热销背后,是华为“平台化输出”的胜利。这种模式让赛力斯只需专注制造,而华为则通过技术授权实现轻资产扩张。

反观理想,年研发费用超百亿,却陷入“投入越多、差距越大”的怪圈。

当续航里程卷到1000km+时,用户决策点已转向“全场景体验”。问界M8的杀手锏不是参数,而是华为手机-车机-家居的生态联动:手机碰一碰解锁车辆、回家途中空调自动开启、车载摄像头监控宠物状态。这种无缝体验,让理想的“单机模式”相形见绌。

总结

没有永恒的颠覆者,只有永恒的竞争

回望这场对决,赛力斯的突袭看似凶猛,实则踩准了三个时代脉搏:华为技术赋能带来的降维打击、高端消费的体验升级、供应链效率的极致重构。

但竞争远未结束。理想转向纯电的i8即将面世,华为与江淮合作的百万级轿车也在路上。问界M8的12万订单,或许只是这场持久战的第一声号角。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