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布了新版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标准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
此次修订的标准在多个关键测试项目上进行了升级和补充。特别是在单体测试方面,新增了对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能测试,确保电池在经历300次快充循环后,依然能在外部短路测试中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状态。这一变化显著提升了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
在电池包或系统测试方面,新标准引入了热扩散和底部撞击两项重要测试。热扩散测试的要求更为严格,从原先的“在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提升至“电池必须不起火、不爆炸,并仍需提供报警信号,同时确保烟气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这一改动将极大增强电动汽车在热失控情况下的乘客保护能力。
底部撞击测试是此次新增的另一项关键测试,旨在评估电池包在受到底部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测试要求电池在撞击后无泄漏、外壳无破裂、不起火、不爆炸,并满足绝缘电阻的严格要求。这一测试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在复杂路况下的安全性能。
对于新标准的执行,工信部也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对于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将自2026年7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而对于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则给予一年的过渡期,自2027年7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
此次标准的修订和发布,不仅是对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性能的一次全面升级,更是对消费者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随着新标准的实施,预计电动汽车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