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一家专注于汽车座椅及内饰制造的企业——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英集团”),正奋力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试图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占据一席之地。
据悉,双英集团已正式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获得了受理。这一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早在去年12月,公司便首次提交了相关材料,历经三个月的等待,期间还遭遇了总裁离职等人事变动风波,终于迎来了这一重要节点。
双英集团,这家总部位于广西柳州的企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便深耕于汽车座椅及内外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其发展历程中,曾有过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的经历,但随后又选择终止挂牌。如今,公司再次向资本市场进发,显然是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此次IPO,双英集团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多个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座椅建设项目、重庆聚贤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厂房新建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其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高达2亿元,占募资总额的30%,这反映了公司当前对现金流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双英集团的营收虽有所增长,但盈利能力却出现了下滑。特别是在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9%。同时,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在逐年下滑,座椅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已从2022年的93%降至2024年的84%。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这些都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营形势,双英集团急需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然而,公司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局面也为其上市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作为公司的前三大客户,合计贡献了超过66%的营收。这种高度集中的客户结构使得公司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双英集团的历史股权变动和人事震荡也为其上市之路增添了波折。公司具有家族企业特征,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夫妻关系。历史上,公司曾与投资者签署过多次对赌协议或类似特殊协议约定的情形,其中“九鼎系”的参投成为本次IPO的关注点之一。虽然“九鼎系”已因各种原因从公司股东名单中消失,但其对公司IPO进程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在人事方面,公司总裁在上市申报的关键时刻以“个人原因”提出离职,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李毅作为推动公司成长的重要掌舵者,其离职无疑会引发外界对公司内部管理以及经营稳定性的担忧。
尽管如此,双英集团在汽车座椅领域仍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公司目前拥有367项专利储备,覆盖骨架设计、发泡工艺、智能调节等关键环节,形成了一体化能力。然而,面对业绩下行、现金流不足、依赖大客户等多重现状,以及曾涉“九鼎系”投资、总裁离职等特殊因素,双英集团的上市之路能否顺利,仍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