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超快充时代来袭,新能源汽车能否撼动燃油车最后防线?

   时间:2025-04-15 16:19: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跨越50%大关,主流车型续航里程纷纷突破600公里,纯电动汽车用户的“续航焦虑”却依然如影随形。尽管技术进步显著,但充电速度慢和节假日高速充电站排队等问题,依旧困扰着广大电动车主。

为破解这一难题,车企们纷纷亮出杀手锏:换电技术和超快充技术。特别是超快充技术,正逐步将“充电如加油般迅速”的梦想变为现实。3月19日,比亚迪率先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只需5分钟即可补充400公里续航,这一突破让“油电同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紧接着,4月9日,搭载该技术的比亚迪汉L和唐L正式上市。

与此同时,华为也在积极布局超快充领域。其全液冷超充系统覆盖200V至1000V电压范围,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kW,不仅能满足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不同需求,还能实现光储充联动,充分利用低价光伏电,提升经济效能。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公司董事、华为数字能源公司总裁侯金龙透露,华为的兆瓦级充电产品最大充电电流可达2400安,最大功率1.5兆瓦,每分钟可补电20千瓦时。

华为数字能源已官宣,其兆瓦超充产品将于4月22日正式发布,但此次产品主要针对商用车市场。侯金龙表示,兆瓦超充技术的突破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重卡电动化从封闭场景走向全场景。

除比亚迪和华为外,极氪也在积极研发兆瓦级超快充技术。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赵昱辉宣布,极氪即将发布全球首个1.2MW全液冷充电桩,并计划建设配备10根该级别充电桩的兆瓦极充站。该技术有望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并落地。

极氪一直致力于超快充网络的布局,其极充桩的功率从360kW升级到600kW,再到800kW。目前,极氪已拥有826座极充站和4007根极充桩,自建充电桩数量达到1500根,并计划在2026年将极充桩总数提升至10000根以上。

2025年,“技术平权”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在智能电动领域“智驾平权”之后,“秒级超充”成为电动化深入转型的重要支撑。随着充电功率的提升,“超快充技术平权”正逐渐成为现实。特斯拉之外,小鹏、广汽、理想、极氪等国内车企也在加大超快充技术的布局,形成了5C技术竞争的格局。

理想汽车宣布将投入60亿元建设“理想直营5C超充站”,涵盖2C桩和5C桩。截至3月28日,理想在全国已布局2000座超充站,覆盖31个省份。小鹏汽车也在近期发布了2025款小鹏G6和G9,全系标配5C超充AI电池和图灵AI智驾,价格下探至20万元左右区间。

比亚迪搭载兆瓦闪充技术的汉L和唐L,售价也位于20至30万元区间。行业人士指出,超快充技术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相互促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用户选择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用户面临的充电不便问题又推动了超快充技术的需求。

随着华为加入超快充生态,小鹏、尊界、传祺、比亚迪等车企的超快充车型陆续发布,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体验到超快充带来的便利。在乘用车市场,超快充显著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体验,从过去的1小时缩短至现在的10分钟。

然而,超快充技术的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基础设施端超快充桩的普及是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供给端需要提供足够优质的超快充动力电池。兆瓦级充电对电网的冲击、电动车高压架构的升级以及设备兼容性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针对电网冲击问题,侯金龙表示,华为已突破相关技术,通过构网式储能形成微电网,有效应对电网冲击。比亚迪也宣布与全行业共享兆瓦闪充桩技术,推动兆瓦级充电设施建设,与多家头部充电运营商展开合作。

在动力电池价格方面,行业人士指出,超快充电池的成本比普通快充电池高,但过高的成本会影响其普及速度。目前,已有企业如巨湾技研将超快充电池的成本控制在比普通电池贵5%~10%的范围内,有助于加快超快充技术的普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