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技师短缺,月薪上万也难寻,修车行业如何应对挑战?

   时间:2025-04-16 00:20:3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2024年的落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激增至3140万辆,占据了汽车总量的8.9%份额。这一年里,新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高达1125万辆,占据了新注册汽车总数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加了382万辆,增幅达到了51.49%。

然而,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和专业维修人员的数量却严重不足,维修企业不到2万家,专业维修人员更是不足10万人。

在杭州,一家维修公司的老板吴先生向记者透露,传统汽修工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确实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他表示:“燃油车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很多核心技术都是公开的,维修起来有共通之处。但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核心技术并未公开,这使得我们在维修时面临很大的挑战。”

吴先生进一步解释,传统的燃油车故障可以通过检测电脑与汽车相连,获取特定的故障代码,为技师提供诊断支持。但新能源汽车则不同,私人维修公司不仅缺乏特定的仪器来获取故障代码和检测数据异常,而且新能源汽车的软硬件故障主要以电子化和智能化为主,技师们难以通过肉眼和经验来做出准确的诊断或维修方案。

目前,新能源汽车到私营维修店大多是为了处理钣金事故等“非核心器件问题”。一旦涉及智能软件问题或“三电问题”,维修店老板通常会建议车主前往4S店,以避免因技术不足而导致的维修失败。

《2025年汽服店用工现状》报告显示,80%的汽修店员工主力为80后、90后群体,这些传统技师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电路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实战经验。同时,门店老板也因设备匮乏、担心影响客户口碑等原因,拒绝承接相关业务。

新能源维修技师数量稀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器件占比远超机械器件,故障方向主要以电子类、通信类为主,这增加了维修技师的学习成本。同时,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的维修还涉及高压安全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维修难度。

新能源品牌众多,不同的产品、产线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在核心技术未公开的背景下,技师们不敢盲目拆解维修,以免对客户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这也导致现存技师大多缺乏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经验,老板们找不到合适的技师,自然也不会拓展相关业务线。

在培训端,虽然市场上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人才的需求持续走高,但职业院校培养相关人才的规模却仍显不足。新能源维修人员需要掌握汽车相关知识,还要了解电气原理、设备通讯、电机控制等领域内容,并考取相应的证件。这使得人才的成长周期较长,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上的人才短缺。

为了尽快解决新能源维修人才不足的问题,相关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应当尽快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同时,与车企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能力和操作经验。行业协会也可以引入培训课程,为现有技师提供技术、经验支持。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高,传统汽修店也应当尽早布局相关业务线。而新能源车企则可以通过技术考核等方式下放维修授权,拓展自身的服务渠道。这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效率,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便利,还有助于企业完善售后服务网络,提升品牌形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