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火星“复活”迹象?活跃地幔柱或颠覆其地质“死亡”认知!

   时间:2025-04-16 01:28: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长久以来,火星在科学家们的眼中一直被视为一颗在行星动力学上沉寂的星球,没有地震的震撼,也没有火山喷发的壮丽。尽管它那高耸的火山遗迹依旧矗立在红色星球的表面,但这些雄伟的地质结构早已沉寂数百万年之久。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火星由于内部热量的缺失,早已失去了驱动地质活动的动力。

然而,这一看似确凿的论断在过去的五年里却遭到了挑战。NASA的InSight任务不仅探测到了火星上的地震活动,还在名为Elysium Planitia的区域周围发现了近期火山活动的迹象。如今,科学家们似乎已经找到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们揭示了在火星表面发现的第一个活跃的地幔柱。这一发现意味着火星的冷却速度或许远远慢于科学家们的预期。这一发现不仅将深刻影响我们对火星地质状况的理解,还可能对寻找火星上的水源乃至外星生命产生重大影响。

在地质构造上,火星与地球存在显著差异。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多个构造板块,它们相互移动、碰撞,推动地质活动的进行。而火星则没有这样的独立构造板块,其地壳更像是覆盖在地幔顶部的一层连续薄膜。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期的火星火山活动,都可能是由地幔柱引发的。

地幔柱是行星地幔中热岩石物质的上升流,位于地壳之下,类似于蛋壳下的蛋清。然而,与蛋清不同的是,地壳并非液体。这种漫长的地幔运动使得地幔柱像熔岩灯中的蜡一样冒泡至地表,驱动着陆地火山的形成,如夏威夷和冰岛等地的火山。

事实上,火星上曾经存在火山早已不是秘密。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火山——奥林匹斯山,早在1971年就被发现于火星表面。然而,这座已经休眠了大约2500万年的火山,按照我们对火星地质学的理解,其沉寂是合理的。较小的天体通常比大天体冷却得更快,而火星的地幔厚度仅为地球的15%,这进一步加速了其冷却速度。因此,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火星在火山和地质学意义上已经相对沉寂。

然而,NASA的InSight任务却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自2018年在火星第二大火山区Elysium Planitia地区降落以来,该任务携带的地震仪已经探测到了大量地震活动的源头。研究第一作者、亚利桑那大学的行星地球物理学家Adrien Broquet表示:“也许我们记录和分析的90%的火星地震都来自这个地区。”

尽管如此,一个地幔柱和数百次火星地震并不意味着火星即将迎来大规模喷发。即使该地点确实存在火山活动,其释放的能量也只是地球曾经拥有的能量的一小部分。换句话说,火星仍在冷却,只是速度比科学家们之前假设的要慢得多。然而,这一发现却带来了另一个令人振奋的启示:来自地幔柱的热量可能融化火星表面下的冰层,形成含水层,为火星上寻找过去或现在的生命证据提供了新的线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