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模拟芯片国产替代步入快车道,行业整合加速发展

   时间:2025-04-16 09:00: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汽车与工业领域对模拟芯片的需求呈现出稳健增长的趋势,这一态势在中美关税政策的新变动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的步伐。商务部最新发布的关税措施,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特别强调了以制造环节来确定商品的原产地。这一政策调整,对于模拟芯片行业来说,意味着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化。

模拟芯片,作为电子设备中的关键组件,广泛应用于电源管理、信号放大与转换等领域,其市场潜力巨大。根据WSTS的预测,到2024年,全球模拟IC的销售额将达到约794亿美元。模拟芯片行业的特点在于产品种类繁多、生命周期长,且多采用成熟制程技术,但对工艺水平的要求极高。目前,全球模拟芯片市场呈现出分散竞争的格局,前十大公司中,美国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工业和汽车领域,模拟芯片的需求持续看好。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模拟芯片的需求不断上升。同时,工业领域也因客户库存的改善,实现了连续的业务增长。这些积极的市场信号,预示着模拟芯片供应商的基本面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在这一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国产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仅为20%左右,这主要归因于国产厂商的成长时间较短,产品覆盖度不足,以及在行业需求低迷时期,新客户导入的困难。然而,随着中美关税政策的调整,美国模拟芯片厂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可能受到削弱,这为国产厂商提供了加速导入市场的机会。

特别是,海关总署关于“集成电路”原产地认定的新规定,将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模拟芯片的进口关税计算。对于德州仪器、ADI等美国模拟芯片巨头来说,其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超过20%,但代工产能多分布在美国。若按照新的关税政策计算,终端客户可能无法承担高昂的成本,这将迫使部分订单转向国产厂商,或向美国厂商施加价格压力。

模拟芯片行业正经历着一轮并购整合的浪潮。科创板上市公司在证监会的支持下,积极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历史上,德州仪器通过多次剥离与并购,最终成为了模拟芯片行业的领导者。如今,纳芯微、思瑞浦、晶丰明源等国内模拟芯片厂商也在通过收购来扩展产品线,提升竞争力。这一趋势预示着模拟芯片行业将加速出清,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模拟芯片行业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美关税政策调整以及行业并购整合的多重因素作用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产模拟芯片厂商有望在这一轮变革中加速崛起,提升市场份额,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