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汽车行业“卷”出新高度,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时间:2025-04-16 09:36:2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汽车市场在3月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狭义乘用车产量高达248.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5%。批发销量达到241.2万辆,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更是高达36.4%。零售销量方面,则实现了194万辆的销售佳绩,同比增长14.4%,环比涨幅更是突破了40%大关。尤为新能源零售市场的渗透率年内首次超过了50%,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势头。

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3月份的乘用车生产与批发销量均创下了历史新高,零售销量也仅略低于2018年3月创造的198万辆的历史高点。乘联分会在其报告中指出,得益于国家“双新”政策的推动,价格战已逐渐缓和,行业内卷现象有所改善。3月的零售同比增速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点,成功扭转了长期以来零售增速偏低的局面。

然而,在这份光鲜的成绩单背后,却隐藏着行业增速放缓的隐忧。虽然3月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到了116.5万辆,同比增长43%,零售销量也达到了99.1万辆,同比增长38%,纯电动车销量占比更是超过了60%,但燃油车市场却呈现出“量价双降”的局面。传统燃油车虽然促销幅度高达22.1%,但零售同比增速仅为3.8%,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速。

中国品牌汽车在3月份的市场表现尤为抢眼,批发与零售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66%和63%,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涨。其中,比亚迪和吉利汽车继续领跑零售和批发销量双榜。比亚迪3月份零售销量达到了29万辆,同比增长11.5%,市场份额高达15%;吉利汽车零售销量则达到了19.5万辆,同比大涨70.5%,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合资燃油车在大幅促销后依然占据零售销量Top 10的半壁江山,但其市场表现已大不如前。一汽-大众虽然仍位居第三,但零售销量同比下滑了7.8%。而上汽大众虽然3月份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9%,但已不复往日辉煌。德系、日系和美系品牌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豪华车市场虽然3月份零售销量环比大涨68%,但同比下降7%,表现依然疲软。即使在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政策的情况下,销量依然未能达到预期。在自主品牌快速崛起并纷纷谋求高端化的背景下,传统豪华品牌的颓势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

中国汽车市场的显著增长,离不开国家层面为提振经济、扩大内需而推出的多项促销费措施。然而,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国家政策红利和需求透支的双重作用。随着国家补贴力度的逐渐减弱以及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退坡,市场内生动力或将显著减弱。

价格战虽然逐渐趋于温和,但车企盈利的隐忧依然存在。表面上看,降价车型数量有所减少,但实际上车企正在通过“年款增配”和“隐性权益”等方式转移成本压力。汽车行业利润率依然偏低,多数上市汽车央国企遭遇业绩下滑。江淮汽车由盈转亏,广汽集团和北京汽车营利双降,即便是盈利能力最强的长安汽车,归母净利润也遭遇大幅下滑。

在外部环境愈发复杂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也面临实质冲击。3月份乘用车出口同比下滑8%,自主品牌出口增速也大幅下降。尽管新能源汽车出口涨幅明显,但欧洲和美国对中国汽车的限制与封锁依然会影响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步伐。因此,中国上市车企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突围”的战略转型,如何在存量市场中挖掘增量价值,成为它们亟需解决的难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