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RISC-V架构汽车芯片崛起,能否重塑汽车芯片市场格局?

   时间:2025-04-16 11:17:1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中国RISC-V生态大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副所长、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以及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包云岗透露,人工智能和汽车行业正成为RISC-V架构的新兴应用领域。尽管目前RISC-V在汽车市场中的身影还较为稀少,特别是在需要高算力SoC芯片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但RISC-V上车已成为大势所趋。

近期,RISC-V在汽车市场的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2024年下半年开始,RISC-V架构的汽车芯片开始加速发展。长城汽车在2024年9月成功点亮了基于RISC-V架构的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这款芯片自2023年起研发,具有高算力、模块化设计、内核可重构等特点。长城汽车预计,搭载M100芯片的首批车辆将于今年三季度量产,并计划在五年内装车250万辆。同时,紫荆半导体也在积极研发ASIL-D安全等级的域控制器芯片。

东风汽车在2024年11月发布了RIS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该芯片采用芯来NA900系列的处理器IP,多核架构,主频最高可达350MHz,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D。芯来的NA900是全球首个通过ISO26262 ASIL-D产品认证的RISC-V CPU IP。

国芯科技也在最新投资者活动中透露,已启动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MCU芯片CCFC3009PT的设计开发工作。与此同时,合肥在3月举办了一场汽车与RISC-V芯片技术融合研讨会,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以及多家芯片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了此次讨论,显示出业界对RISC-V上车的高度期待。

国际巨头也在积极行动,英飞凌宣布将在未来几年推出基于RISC-V的全新汽车微控制器,以引领RISC-V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新的AURIX系列将涵盖从入门级到高性能的广泛汽车应用,超越当前市场上的产品。

RISC-V架构之所以受到汽车行业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其三大优势。首先,RISC-V的开源开放特性使得汽车产业链更加安心,有助于实现汽车芯片的自主可控。安徽省汽车创新中心主任任林杰表示,RISC-V的开源优势降低了使用门槛,助力芯片国产化。

其次,RISC-V的灵活定制特性为汽车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RISC-V的编程方式与工具链在各种性能处理器中保持一致,提高了软件的复用性,为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最后,RISC-V在功耗和能效方面表现出色。在同等工艺和主频下,RISC-V核在性能、die size、功耗等主要指标上都优于ARM核。实测显示,RISC-V架构的紫荆芯片M100跑分达到2.42Coremark/MHz,性能提升38%,成本面积比竞争对手低了20%。

然而,RISC-V上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目前,我国基于RISC-V的汽车芯片产品数量有限,且主要定位于中低算力应用场景。同时,可供选择的RISC-V IP数量偏少,周边IP配套不完善,导致基于RISC-V的汽车芯片设计存在一定困难。车规级认证难和车载生态不完善也是RISC-V上车的主要障碍。

尽管面临挑战,但RISC-V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在未来5至10年内,RISC-V将实现大规模落地。车企需要主动作为,与芯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协同创新,优化供应链体系,确保RISC-V芯片及相关软件的高效稳定供应。同时,借助RISC-V架构打造独特的汽车智能化卖点,以满足品牌定位和目标用户需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