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界的一股赴港上市热潮中,又一家内地餐饮品牌“遇见小面”正式踏上了资本之路。这家以川渝风味面食为主打的连锁品牌,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通过募资进一步拓展其门店网络与提升数字化能力。若上市成功,遇见小面有望成为港股市场的“中式面馆第一股”。
遇见小面的故事始于2014年,当时它在广州开设了第一家面馆,专注于重庆麻辣风味的美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家企业已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中式面馆经营者之一,其门店遍布内地和香港。截至最新数据,遇见小面在中国内地22个城市拥有374家餐厅,同时在香港设有6家餐厅,其中47家餐厅提供24小时服务,另有64家新餐厅正在筹备中。
尽管在规模上与一些大型餐饮品牌相比仍有差距,但遇见小面在川渝风味面馆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算,遇见小面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及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同时,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其总商品交易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在中国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位居榜首。
遇见小面的强劲发展势头得益于其交易额的持续增长。公司收入规模由2022年的4.18亿元增至2024年的11.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6.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动降低菜品价格,为顾客提供更物美价廉的用餐体验,从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其重庆小面、豌杂面和酸辣粉等主打产品,在线下销售量上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连锁餐厅之首。
除了产品受欢迎外,遇见小面的经营策略也为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优化餐厅网络布局、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遇见小面还积极拓展特许经营模式,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增加新餐厅数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遇见小面此次赴港IPO的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战略性并购和有机扩张,以实现品牌的规模经济、简化运营并提高供应链效率。公司计划将资金用于拓展餐厅网络、扩大地理覆盖范围、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品牌建设以及进行上游食品加工行业的战略投资与收购等方面。
遇见小面的未来发展还得益于一些关键人物的加入。前京东集团CEO徐雷于今年4月以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身份加入公司,或将为公司带来供应链重构和下沉市场运营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遇见小面还获得了顾东生、青骢资本、九毛九、弘毅投资、碧桂园等知名机构/个人的投资支持,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在当前内需消费提振的大环境下,遇见小面的上市无疑为内地餐饮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再添一把火。随着消费者对性价比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遇见小面能否凭借其独特的川渝风味、下沉市场的基因以及强大的供应链实力,在5100亿的中式面馆市场中劈开一条差异化航道,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遇见小面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餐饮品牌成长的历程,更是中国餐饮产业努力从“大而不强”迈向“强而有质”的缩影。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正确借力资本的量能,将成为遇见小面以及众多餐饮品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