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电动汽车电池安全的新国家标准(国标)正式公布,并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全面施行。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技术规范迈上了新的台阶。
新国标对电池热扩散测试进行了重要修订,明确了更为严格的测试条件。其中,待测电池的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以及整车测试条件均得到了细化。相较于旧标准中要求在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新国标调整为电池在测试中必须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并且仍需提供报警信号,同时确保产生的烟气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
新国标还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项目,旨在评估电池在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这一测试将有效提升电动汽车在复杂路况下的安全性。同时,新标准还引入了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测试,要求电池在经过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测试结果必须满足不起火、不爆炸的严格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非驱动类电池则不在此标准覆盖范围内。新标准还对绝缘电阻要求进行了完善,不仅涵盖了直流电路电池系统的绝缘电阻要求,还新增了交流电路电池系统的相关要求。这一修订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电气安全性能。
在挤压测试方面,新国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挤压测试外,新标准还增加了绝缘电阻相关的判定条件,以确保电池在遭受挤压时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