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地月空间三星星座构建记:卫星极限救援123天终入轨

   时间:2025-04-17 03:36:0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中,中国科学家再次书写了辉煌篇章。近日,我国成功构建了国际首个基于远距离逆行轨道(DRO)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全球空间科学探索开辟了新纪元。

故事始于去年,当“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之际,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精心部署的DRO-A/B两颗卫星,在历经艰难旅程后,终于与早先发射的DRO-L近地轨道卫星建立了稳定的星间测量通信链路。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在地月空间探索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那么,究竟什么是DRO?它为何如此重要?据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的研究员王文彬介绍,DRO是地月空间中一类独特的三体动力学轨道,它顺行绕地、逆行绕月,位于地月空间的势能高地,是连接地球、月球乃至深空的“十字路口”。这一轨道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低能入轨、稳定停泊以及全域可达的特性,使得它成为空间科学探索的新热点。

然而,成功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挑战与不易。去年2月,DRO-L卫星成功进入太阳同步轨道并顺利开展实验。但随后3月,DRO-A/B双星组合体的发射却遭遇了意外。由于运载火箭上面级飞行异常,卫星未能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工程团队迅速行动,展开了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太空救援行动。

经过连续数小时的应急处置,工程团队成功稳定了卫星的姿态,并解决了卫星能源安全问题。随后,他们又通过两次近地点轨道机动补救控制,将卫星高度逐步抬高至预定范围。历经123天的艰难飞行,航程超过800万公里后,DRO-A/B卫星终于准确进入预定任务轨道,为后续的在轨测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成功入轨后,工程团队并未停下脚步。他们继续开展了远程操控实验,使DRO-A/B卫星组合体成功分离并处于同轨编队伴飞状态。更为令人振奋的是,三颗卫星之间成功构建了K频段微波星间测量通信链路,验证了三星互联互通的组网模式。至此,全球首个基于DRO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正式实现在轨部署。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科研团队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他们敢于创新、甘于寂寞、无惧挫折,以泡面、火腿肠和矿泉水为伴,在办公室里默默耕耘。正是他们的坚持与奉献,才使得我国在地月空间探索领域取得了如此显著的突破。

此次成功构建基于DRO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不仅验证了卫星跟踪卫星的天基测定轨新体制,还显著降低了地月空间航天器的运行成本。同时,这一突破也为我国发射部署更多的地月空间航天器积累了宝贵的理论方法和工程经验。

展望未来,我国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化对地月空间复杂三体轨道问题的研究,掌握地月空间环境演化规律。他们还将利用DRO的长期稳定性,部署高精度原子光钟等科学设备,支持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等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研究,推动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