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动力电池新国标出炉:安全标准再升级,不起火不爆炸成硬指标

   时间:2025-04-17 04:04:0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我国电动汽车领域迎来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即业界所称的“最严电池安全标准”,由工信部正式对外发布。该标准针对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自2026年7月1日起实施,而已获型式批准的车型则需从2027年7月1日起遵循新规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国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明确提出,动力电池在遭遇内部短路引发的热失控后,必须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多家知名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和上汽通用五菱等,均对此新标准表示了积极态度,认为电池安全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新国标不仅提升了电池安全标准,使国产电动汽车电池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也为全球动力电池的发展设立了技术标杆,减少了因标准差异造成的贸易摩擦和沟通障碍,促进了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贸易的便利。

具体而言,新国标在电池包或系统的测试中包含了17个项目,其中对“热扩散”测试进行了重要修订,并新增了“底部撞击测试”。热扩散测试旨在评估电池在单体内短路导致热失控后的安全防护能力,新标准不仅增加了内部加热作为触发方法,还明确了待测电池的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及整车测试条件。在此修订中,新国标首次规定电池在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但需报警),且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相较于2020年版国标要求的“在起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安全要求显著提升。

底部撞击测试则是新国标中的新增项目,旨在考察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测试采用30毫米直径的撞击头,以150焦耳的能量撞击三次,要求电池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新国标还增加了单体电池测试的“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主要考察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要求经过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时,电池不起火、不爆炸。

业内专家分析,新国标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先进安全技术的应用,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同时也便利了全球范围内的经贸往来。张翔表示,中国新能源车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动力电池发展超前,新国标提出的高规格要求为全球电池贸易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基准,有助于减少因安全标准差异引发的贸易摩擦。新国标或将推动欧盟、北美等地区修订本地法规,进一步促进全球安全标准的协同。

从行业机会来看,新国标将推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固态电池等新型技术因具备天然热稳定性而成为突破口。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储备占据优势,而中小厂商则可能因技术或资金压力面临市场退出。这种产业整合不仅提升了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更通过技术输出影响全球产业布局,为中国电池企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宁德时代回应称,新国标中热扩散试验的要求相较于2020版标准有了较大提升,动力电池的无热扩散技术将为人员和车辆安全提供坚实基础。公司早在2020年就推出了搭载第一代无热扩散(NP)技术的电池,目前仍在持续迭代该技术,包括可实现高压与烟气主动分离的NP2.0,以及能做到“热失控不冒烟”的NP3.0。上汽通用五菱则表示,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认为“不起火、不爆炸”已成为行业共识,并介绍了为满足新国标要求,企业在电芯设计、电池包结构、外部防护以及全车联动传感、预警、切断等系统方面所做的综合优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