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这家在中国市场深耕二十年的合资车企,终于在新能源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去年,随着马自达EZ-6的正式上市,长安马自达正式开启了其新能源战略的转型之旅。
面对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长安马自达豪掷百亿,剑指全球市场,提出了“双百翻番”战略,并将“成为合资新能源第一品牌”作为长远目标。尽管比亚迪、特斯拉等巨头在新能源车领域已占据领先地位,但长安马自达背靠中国强大的新能源供应链,决心背水一战,奋力转型。
回顾过去,长安马自达在2017年达到了销量巅峰,年销量高达30.1万辆。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到2024年,其全年销量已大幅降至8万辆。尽管如此,长安马自达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计划,期待在2027年重回销量巅峰。
长安马自达的乐观并非空穴来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在活动中明确表示,马自达将与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增强本土化研发能力。2025年,全新SUV车型将问世,未来还将不断拓展产品阵容,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
作为新能源转型的开路先锋,EZ-6和EZ-60两款车型承载着长安马自达的新希望。通过这两款车型的实战,长安马自达不断磨练团队,提升研发与制造能力。产品研发中心的技术团队规模已从100人扩大至300多人,智能化开发团队也建立了高效协作的流程。制造经验超过10年的资深工程师超过1000人,占整体一线制造员工的近二分之一。
为了提升团队效率,中日双方达成了“两个必须”的共识。在会议上,必须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同意、反对、要求”等明确的词语,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对于已达成一致并决定的事项,各个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定,在合资企业中却成为了提高共识、提升效率的关键。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总裁松田英久在沟通会上强调,尽管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但在双方母公司的支持下,长安马自达将坚定转型新能源,深耕中国市场。电动化并未改变马自达对驾乘愉悦的追求,马自达依然是中国消费者热爱的品牌。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透露,到2027年之前,长安马自达每年都将推出一款全新产品,目标年销量达到30万台,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要达到90%,即27万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年的增长率需保持在50%以上。长安马自达不甘于只做一个“小而美”的车企,而是希望借助中国智慧,完成全球化标准的全面转型,成为“合资2.0时代”的新玩家。
马自达EZ-6自上市以来,虽然面临一些质疑和挑战,但长安马自达不断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思路,努力提升销量。同时,MAZDA 6e作为EZ-6的全球化车型,将依托南京工厂新能源整车出口中心完成全球化布局。目前,马自达已签订67个国家的销售协议,第一批600台MAZDA 6e将从上海港发往欧洲等地。
长安马自达在转型过程中也面临不少外部困难。邓智涛透露,在2023年底的供应商大会上,EZ-6的供应商招商进展艰难。由于欧系新能源品牌在合资品牌中表现较强,供应商对马自达的新能源计划预期不高。然而,通过大量的沟通和努力,供应商们在见到产品后提升了信心,给予了超出预期的配合度。
如今,随着马自达EZ-60上市在即,长安马自达正面临着如何打破国内市场对合资新能源车的刻板印象,让EZ-60一炮而红的挑战。长安马自达能否在新能源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