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近期迎来了一抹新鲜面孔,中式面馆品牌遇见小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以其380家门店和11.5亿年营收的数据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一举动不仅让沉寂已久的中式面馆赛道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也引发了关于中式快餐连锁经营模式的深入讨论。
遇见小面的招股书揭示了一个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拓展,从直营为主转向直营与加盟并重的发展故事。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式面馆行业经历了资本的狂热追捧,六大新贵品牌和府捞面、五爷拌面、陈香贵、遇见小面、马记永、张拉拉累计融资超过40亿,单店估值飙升。然而,进入2022年后,行业泡沫开始显现,头部品牌或收缩战线,或上市遇阻,整个赛道面临重新洗牌。
遇见小面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既不像和府捞面那样高举高打,也不像五爷拌面那样疯狂下沉。它在一线城市坚持直营店,以维持品牌的高端形象,同时在二三线城市开放加盟,以扩大市场份额。这种“卖面赚流水,加盟赚利润”的模式,让遇见小面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实现盈利,但单店净利润却从18.2万降至16.9万,每笔订单的利润更是低至1.4元。
遇见小面的高速扩张策略,虽然带来了营收的大幅增长,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吸引客流,遇见小面降低了客单价,从36元降至32元,但同店翻座率仅微增0.2次,单店日均销售额却下降了1500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遇见小面在二三线城市的加盟店表现不佳,单店年收入不到直营店的一半,翻座率也低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门店。
遇见小面的扭亏之路,主要是靠控制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直营店虽然扛起了收入的大旗,但重资产模式导致其利润率较低。为了降低成本,遇见小面通过雇佣外包员工降低人力成本,并将人工和房租的收入占比控制在了40%以内。而加盟模式则以其轻资产、低成本、高收入的特点,成为了遇见小面利润增长的核心。
中式面馆江湖的暗战再次升级,遇见小面的上市无疑将加剧行业的竞争。和府捞面、五爷拌面等竞争对手各有千秋,和府捞面坚持高端直营路线,五爷拌面则以低价加盟模式在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遇见小面则试图走一条中间路线,既保持品牌的高端形象,又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遇见小面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一方面,它需要平衡直营与加盟的关系,避免过度开放加盟损害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它还需要在二三线城市找到适合当地市场的盈利模式,以支撑其大规模的加盟扩张。遇见小面还需要解决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问题,如果成功上市,将为其扩张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中式面馆市场高度分散,整合空间巨大。遇见小面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取决于其扩张速度和品牌影响力,更取决于其能否在规模与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及能否在跨区域供应链网络上建立起强大的竞争力。遇见小面的上市之路,不仅关乎其自身的命运,也将对整个中式面馆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