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餐饮渠道激战正酣,大窑饮品能否守住“国民汽水”地位?

   时间:2025-04-17 12:03: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的中国饮料市场,一场围绕着餐饮渠道的激烈竞争正在上演。众多知名品牌如伊利、旺旺、元气森林等,纷纷通过推出具有场景化特点的新品,试图在这个关键领域站稳脚跟。这些新品不仅包装独特,口味多样,还融入了健康理念,以满足消费者在餐饮场合下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曾经凭借餐饮渠道异军突起的大窑饮品,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竞争对手们正在加速渗透大窑的传统市场;另一方面,大窑自身也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价格优势减弱、质量问题频发等多重困境。

餐饮渠道的价值在近年来得到了重新评估。随着餐饮行业的持续增长,这一渠道对于饮料品牌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了5.57万亿元,增速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而行业数据则显示,中国餐饮渠道饮品市场规模已突破1600亿元,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机遇,各大饮料品牌纷纷展开行动。伊利推出了多款针对餐饮渠道的产品,如畅意100%奶啤、油柑双柚乳酸菌风味饮品等,旨在满足消费者在佐餐时的多样化需求。东鹏饮料则将海岛椰产品战略定位在餐饮渠道,通过与知名餐饮品牌的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旺旺集团则在川渝地区推出了折耳根包装的限定款旺仔牛奶,利用地域化营销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然而,在这场竞争中,大窑饮品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尽管大窑曾凭借“5元520ml”的极致性价比策略在北方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原材料成本上涨和渠道费用增加,其价格优势已经逐渐减弱。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反映大窑的终端售价已经上涨至6元以上,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10元的高价。与此同时,蜜雪冰城、农夫山泉等竞品也在以相似价位抢夺市场,使得大窑的价格防线岌岌可危。

除了价格问题外,大窑还面临着消费者信任度下降的挑战。近年来,大窑玻璃瓶爆炸事件频发,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同时,其产品配料表中的添加剂也引发了健康争议。尽管大窑在2024年升级了果汁版产品线,但消费者对其的认知仍然停留在“高糖汽水”阶段。这使得大窑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竞争力逐渐减弱。

更为严峻的是,大窑赖以生存的餐饮渠道正在被竞争对手们逐步蚕食。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传统巨头通过推出各种促销政策,加强与餐饮终端的合作。而新势力品牌则更加激进地撕开市场缺口,如元气森林向经销商承诺“卖不掉全款退货”,东鹏特饮则针对大排档推出“买十箱送冰柜”的政策。这些举措使得大窑在餐饮渠道的市场份额不断受到挤压。

面对这些挑战,大窑也在尝试进行变革。公司宣布了“全品类+全渠道”战略,并承诺投入数字化营销与供应链升级。然而,这些举措能否帮助大窑重新找回市场优势,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一方面,大窑的新品在市场上反响平平,销量一般;另一方面,其玻璃瓶包装的物流半径限制也使得南方市场渗透缓慢。

在南方市场,大窑的知名度和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一位来自福建的沙县小吃店店主表示,尽管大窑在北方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南方销量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南方饮料种类丰富,促销活动频繁,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本地品牌。同时,南北方饮食差异也使得南方消费者更喜欢凉茶等不带气泡的水。

对于大窑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规模与品质、情怀与创新、扩张与深耕之间找到平衡点。公司需要加速新品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同时还需要加强渠道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终端服务能力。只有这样,大窑才有可能在餐饮渠道这场“攻防战”中取得胜利,真正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然而,这条道路并不容易。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窑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