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滴普科技:华为阿里前高管联手打造,赴港上市能否破解To B盈利难题?

   时间:2025-04-17 12:06: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数字化转型的洪流中,一家专注于企业级实时数据智能的服务商——滴普科技,正加速向香港资本市场迈进。继今年6月首次提交上市申请后,滴普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意图在主板挂牌上市。此次上市,中信证券、民银资本、国泰君安国际等多家知名机构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滴普科技,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企业,由华为和阿里前高管赵杰辉创立。赵杰辉,拥有超过20年的信息技术行业经验,曾在华为担任核心技术专家,并在阿里云担任高级技术专家及企业事业部总经理。这样的背景,无疑为滴普科技的技术基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滴普科技自成立之初,便以“数据中台”为切入点,致力于帮助企业整合分散的IT系统。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兴起,滴普科技也紧跟时代步伐,基于其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和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成功转型为企业级AI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滴普科技是中国首批构建AI-Ready数据融合平台的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在商业化方面,滴普科技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22年至2024年,其年营收从1.01亿元增长至2.43亿元,年均复合年增长率为55.5%。客户数量也从129家扩展至245家,其中大客户年均贡献超150万元收入,企业级客户的复购率达到了33.1%。滴普科技的大客户涵盖了消费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等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营收增长的同时,滴普科技也面临着盈利的挑战。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亏损6.55亿元、5.03亿元和12.5亿元。对于亏损原因,公司解释称与股份支付开支和附有优先权的股份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有关。随着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大量投入和全球业务的拓展,未来一段时间内,滴普科技预计仍将继续产生亏损。

尽管面临盈利压力,但滴普科技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并未减少。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占年度总收入的93.7%、63.8%和33.5%。未来,滴普科技还计划投入大额资金建设算力平台,以进一步提升其技术实力。

在行业层面,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年中国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市场规模已达386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2394亿元。然而,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滴普科技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通用大模型领域,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拥有生态优势;在垂直场景方面,第四范式、星环科技等竞争对手也已建立先发优势。

为了应对竞争压力,滴普科技也在积极构建服务生态。公司与英特尔共建云边协同实验室,降低数据处理时延;与达梦数据库战略合作,实现国产化替代方案的全栈适配。滴普科技还注重开发者生态布局,通过DEEPNOVA开源社区扩大影响力,重构传统企业服务的价值链条。

如果成功上市,滴普科技将利用筹集的资金进一步加强研发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将投资于AI-Ready数据融合平台、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以及FastData和FastAGI方案的研发;建立自己的算力平台;并成立专业团队,针对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行业提供专业扩张支持。同时,滴普科技还将考虑投资收购潜在标的,以加速其业务增长。

滴普科技的故事,是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一抹亮色。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滴普科技通过深度技术创新,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上市只是新的起点,滴普科技仍需面对盈利压力、市场竞争等多重挑战。唯有构建起可复制的商业闭环,滴普科技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走得更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