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迎来了一项重要政策动态,旨在为智能驾驶技术的便捷与安全并驾齐驱提供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主导了一场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推进会议,吸引了近60名来自相关中心和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代表。
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该通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会上,各方深入探讨了产品准入标准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具体要求,并听取了汽车生产企业对政策落实情况的反馈及建议。
会议着重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深刻理解并遵循通知精神,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机制。企业应避免夸大或虚假宣传,确保消费者知情权,承担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能。
智能驾驶技术按照自动化程度分为L0至L5六个等级,其中L0至L2级以驾驶员为主导,L3至L5级则以系统为主导。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驾驶技术集中在L2级辅助驾驶,即组合驾驶辅助阶段,而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仍处于试验阶段。中国量产乘用车中的智能驾驶功能均未突破L2级,表明整个行业正处于由L2向L3过渡的关键时期,L4和L5级技术还需跨越技术和法律的双重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智能驾驶技术不断进步,但现阶段所有所谓的自动驾驶系统仍需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公安部道研中心也发出警示,强调辅助驾驶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驾驶人在使用时需保持谨慎态度。
针对车企在广告或宣传材料中的不实宣传,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进行严厉处罚,包括处以广告费用5至10倍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若虚假宣传导致交通事故等严重后果,责任人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最高2年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