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时代安全为先,技术与监管如何双翼齐飞?

   时间:2025-04-19 06:48: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鸿蒙智行发起了一项名为“全民出行安全倡议”的活动,其核心在于倡导公众正确使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据悉,为了增强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的认识,该组织计划在5月1日至5日期间,举办一系列线下科普活动。在行业层面,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车企竞争焦点的转变,这一倡议显得尤为及时且至关重要。

近年来,得益于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等软硬件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本的大幅下降,我国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销量达到了1309.4万辆,同比增长31.5%,市场渗透率高达57.3%。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部分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车型的价格下探至7万元区间,预计今年这一渗透率还将继续攀升。

然而,与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市场渗透率的快速增长相比,其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我国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相关产品仍处于技术完善阶段,尚未达到完全成熟。无论是“视觉感知”还是“融合感知”,在暗光、逆光、雨雪、雾霾等复杂环境下,其感知能力仍有待提升。由于驾驶场景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即使采用先进的数据驱动模型,也难以实现对所有驾驶场景的全面理解。

当前,我国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相关标准尚在制定中,整体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一些产品在驾驶员注意力监测与提醒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导致驾驶员忽视驾驶任务;不同产品在驾驶员主动干预时的响应要求不一致,可能导致驾驶员误用系统;部分产品的状态提示信息不清晰,使得驾驶员在关键时刻无法及时控制车辆。部分产品还缺乏针对智能驾驶系统的数据记录能力,且未经充分测试和评估,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车企为了凸显科技实力和产品优势,过度宣传智能驾驶技术,甚至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一些具有科技感的宣传语模糊了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界限,导致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产生误解和盲目信任。部分消费者误以为智能驾驶系统可以完全取代驾驶员,从而在各种路况和天气条件下过度依赖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与此同时,一些自媒体利用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展示不规范使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行为,如脱手、脱眼驾驶,甚至直播“边开智能驾驶边睡觉”等极端案例。这些短视频误导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安全水平的认知,加剧了智能驾驶的传播乱象,为交通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从电动化向智能化加速转型。作为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发展趋势,智能驾驶不仅是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汽车产业未来战略制高点的关键,也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突破口。然而,智能驾驶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突破和市场推动,更需要安全作为坚实保障。因此,如何建立智能驾驶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管理方式,通过制度保障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最大限度防范产品应用风险,实现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的平衡,成为监管部门和车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