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黄浦江畔,新能源车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仿佛一场无声的战役已经提前在上海车展前打响。车企们纷纷抢在车展之前,从4月15日起便密集举办发布会,几乎每天都有新车亮相或上市,仅前两日就多达十场,让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显得有些黯然。
在这场竞争中,L2级辅助驾驶技术被过度包装,甚至宣传为可以“放心睡”的高阶智能驾驶,这种无底线的营销手段早在2024年初就遭到了央媒的批评,但显然并未引起所有车企的足够重视。在狂热吹捧和流量催谷下,电车的极速与智能驾驶的魔幻最终引发了一系列公路事故,智驾平权的口号背后,忽略了生命的平权。
小米汽车作为顶流品牌,其SU7车型在一次高速车祸中导致三位少女离世,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智驾技术的虚火也因此被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工信部在车展前夕紧急召集主流车企召开闭门会议,旨在规范和治理智能驾驶技术的夸张营销。
上海车展因此受到了直接影响,原本作为车展最大传播点的智能驾驶技术,在小米事件的影响下变得敏感而低调。车企们不得不紧急修改车展宣传主题,尽量避免提及智能驾驶,以免触碰这一敏感话题。车展现场,各家车企的营销团队都在加班加点地调整策略,试图在这个特殊时期找到新的宣传点。
小米YU7的缺席更是让这场车展的流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小米汽车的下一款重磅车型,YU7原本备受期待,但鉴于SU7的车祸事件,小米汽车选择低调处理,这无疑让其他车企松了一口气。国产中大型SUV和全尺寸SUV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热度,从十几万元到五十万元价位,从纯电到增程、插混,各种车型琳琅满目。
在小米YU7缺席的情况下,昊铂HL、领克900、问界M8等车型已经陆续上市,极氪9X、乐道L90、深蓝S09、理想i8等也蓄势待发。这些品牌和车型将争夺上海车展的流量焦点,谁能接下这泼天的富贵,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合资品牌也在悄然发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巨头们开始放下身段,以更加务实的态度面对中国市场。广汽丰田铂智3X将激光雷达车型价格拉低至14.98万元,上市一小时内订单突破万台;广汽本田P7以豪华车标准打造,起售价却仅为19.99万元;东风日产N7更是口碑反转,展现出合资品牌在新时代的活力。
大众、通用、福特等老牌车企也在积极应对电动化浪潮。大众在ID系列站稳脚跟后,不仅在燃油车市场打出了一口价和终身质保两张牌,还准备在增程市场发力。这些合资品牌的反扑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
2025年的上海车展,既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政策铁幕与流量退潮让裸泳者无处遁形,但同时也让务实者有了更多发声的机会。在这场混战中,新势力需要在流量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合资品牌则需要证明电动化不是跟风而是进化。谁能真正读懂市场,谁就能在下一个十年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