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康佳,如今却深陷亏损的泥潭,令人唏嘘不已。这家上世纪90年代与长虹、TCL齐名的“国产彩电三巨头”之一,最新财报数据揭示了其严峻的经营现状。
根据深康佳A发布的2024年财报,公司营收大幅下滑37.73%至111.15亿元,毛利润仅为4.8亿元,创下自1994年以来的新低。更令人瞩目的是,归母净亏损达到32.96亿元,同比扩大52.31%,扣非净亏损也高达32.06亿元,亏损情况触目惊心。资产负债率更是攀升至历史新高,达到了92.65%。
回顾康佳的辉煌历史,它曾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1992年作为彩电第一股登陆深交所,2003年至2007年更是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彩电市场销量冠军。然而,如今的康佳却已风光不再,在中国电视市场中只能屈居第二梯队,被海信、小米、TCL、创维等品牌甩在身后。
康佳的衰败轨迹,与其战略失误和企业内斗密不可分。2007年,康佳未能抵挡住房地产行业的诱惑,斥巨资进军该领域,却恰逢显示技术从传统CRT向液晶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地产业务占用大量资金,康佳在彩电领域的建厂投产进度严重滞后,导致销量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此后,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视行业掀起智能化浪潮,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品牌涌入市场,进一步蚕食了康佳的市场份额。
在走了多年弯路后,康佳似乎终于意识到了自身战略的失误,宣布重新聚焦消费电子与半导体领域。然而,从2024年营收结构来看,消费电子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半导体及存储芯片行业营收占比微乎其微。尽管如此,康佳并未放弃半导体业务,近日宣布计划收购专注于多媒体芯片设计的半导体公司宏晶微电子78%的股权。这一举措能否为康佳带来新的增长点,仍有待时间验证。
除了战略失误外,康佳的企业内斗也加速了其衰败进程。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与康佳之间的利益纷争不断,尤其是在土地之争上更是达到了白热化。双方长达数年的仲裁与反仲裁争论,最终导致土地被裁定与华侨城分享。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康佳中小股东的不满,他们在2015年股东大会上上演了一场夺权大戏,占据了董事会中的多数席位。此后,康佳与华侨城的内斗愈发激烈,导致公司经营惨淡,净亏损大幅飙升。
然而,连续多年亏损的华侨城似乎也对掌控康佳失去了信心,有了放权的计划。近日,华侨城集团表示拟由其他央企集团对康佳实施专业化整合。这一消息传出后,市场反应激烈,深康佳A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超过20%,市值突破120亿元。有传闻称央企华润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可能接手这家陷入困境的老牌家电企业,但目前尚未有官方消息发布。
康佳的衰败令人扼腕叹息,但这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紧跟行业变革的步伐,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同时,企业内部也要保持团结稳定,避免因内斗而错失发展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