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汽车在泰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的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据长安汽车官方消息,其位于泰国的IPU工厂已成功实现了长安首个自主研发的电控平台——“长安智御芯2.0”的海外量产。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意味着长安汽车首个自主控制器成功进入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建立了从研发、生产到品控的全方位跨国协同机制。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化战略,因此得到了实质性的推进。
长安汽车深蓝汽车电控自主研发团队,在同期对泰国BMS(电池管理控制器)和IPU(电机控制器)生产基地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技术指导。这一行动,标志着长安汽车新一代自主电控“长安智御芯2.0”正式拉开了全球化量产的序幕。
“长安智御芯2.0”作为长安汽车全栈自主研发的第二代BMS,其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一芯多用信号采集集成技术,实现了总电压、电流、绝缘检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与I-TECH1.0软件集群的融合,使得电池主动温度管理、主动能量管理、主动功率管理以及主动健康均衡自愈合技术等得以产业化应用。
在泰国IPU工厂,深蓝技术团队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PCB焊接工艺、软件刷写流程等,提出了多达11项的优化方案,显著提升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团队还对BMS生产线进行了16处工艺改进,其中PCBA三防涂覆工艺的优化尤为关键,使得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达到了IP67标准。长安汽车还建立了“双认证”质量体系,实现了深蓝质量标准与泰国质量认证体系的深度融合。
在考察指导期间,深蓝汽车电控研发团队与泰国合作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向泰国合作方详细阐释了长安汽车“海纳百川”的战略计划,并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电控领域的三大核心优势、全栈自研能力、以及累计突破500项的核心技术专利群。同时,长安汽车还分享了历经15年构建的“正向开发-仿真测试-量产验证”闭环体系,并与泰国IPU工厂就共同打造中泰智能制造合作新典范达成了重要共识。
按照双方的合作计划,“长安智御芯2.0”将在今年启动第二条智能化产线的建设,并计划在2026年规划第三条柔性产线。泰国IPU工厂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调配最优资源,确保首条产线能够如期投产,为长安汽车在泰国乃至东南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