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场关于航天历史的深刻对话悄然展开。随着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的临近,航天专著《地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的中文版新书首发分享会于4月20日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还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吴季带来了题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的哲学思考”的精彩报告。
吴季理事长在报告中指出,自1960年代以来,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三次深刻的启示。第一次启示源自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人类首次从太空俯瞰地球,这一视角的转变促使人类开始思考如何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次启示则发生在载人登月任务期间,宇航员从月球回望地球,这一举动不仅拓宽了人类的视野,更深化了人类对自我及命运共同体的认识。第三次启示则是近年来系外行星的发现,这一发现让人类开始站在宇宙宏观的角度,思考如何让人类文明在浩瀚的宇宙中持续繁荣。
分享会上,吴季理事长还提到,尽管太空科技的历史仅有60多年,但如今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商业太空领域的崛起,使得普通人进入太空、亲身体验太空带来的启示成为可能。目前,仅有600多位宇航员曾到访近地轨道空间站,而登上月球的更是仅有12人。然而,随着商业航天企业的成功尝试,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人类将频繁往来于地球与太空之间,太空旅游有望成为千亿美元级别的市场。
同时,吴季理事长也分享了关于系外行星发现的最新进展。自1995年确认第一颗系外行星以来,人类已经通过地面和太空望远镜发现了超过5000颗系外行星。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为人类探索宇宙、寻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分享会的最后,吴季理事长强调,回顾人类进入太空的历史,特别是重温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的时刻,对于当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当中国即将代表人类再次登月时,这一历史时刻更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具有社会意义,更在哲学层面为人类思考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据了解,《地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一书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史专家罗伯特·普尔基于阿波罗8号任务拍摄的“地出”照片及相关研究写成。此次中文版的出版,不仅保留了原书的精髓,还在插图和章节上进行了优化。其中,插图由黑白变为彩色,并新增了“冷战与蓝色行星”一章,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此次新书首发分享会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人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类的未来。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将不断突破自我,探索未知的宇宙,共同书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