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眼镜战火燎原:大厂入局,创业团队何去何从?

   时间:2025-04-21 15:03:4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界的激烈竞争中,AI眼镜战场再次迎来重磅升级。近期,小米、华为、阿里、字节等科技巨头纷纷加速布局这一前沿领域,标志着“百镜大战”进入了全新阶段。

3月末,小米旗下品牌米家率先出击,发布了一款售价为1199元的AI音频眼镜——MIJIA智能音频眼镜2。然而,这仅仅是小米眼镜战略的冰山一角。据科技博主透露,一款功能更为强大的“小米眼镜”或将于今年下半年惊艳亮相,该款眼镜将搭载双芯片与摄像头,集成AR导航、实时翻译、智能识物及一键变色等前沿功能。

紧接着,4月中旬,华为也不甘落后,推出了其最新的AI眼镜产品——华为智能眼镜2钛空圆框光学镜。这款智能音频眼镜虽不支持拍照和画面显示,但凭借其2299元的定价与华为品牌的号召力,依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研究机构维深信息Wellsenn XR透露,阿里也将正式进军AI眼镜市场。由天猫精灵团队负责的项目已蓄势待发,计划于今年底发布首款产品。据悉,阿里AI眼镜同样采用双芯片设计,并分为AI眼镜(不带显示画面)与AI+AR眼镜(带显示画面)两个版本。

字节跳动同样不甘示弱,自去年起便已开始研发AI眼镜项目。据科技媒体报道,字节近期已开始与供应链进行深入沟通,商讨产品功能、规格、成本及上市计划。

回顾2024年下半年,AI眼镜市场曾因AR类创业团队的涌入而一度火爆,但始终未能出现具有现象级影响力的产品。国外方面,由meta与雷朋联合推出的Ray-Ban meta眼镜凭借其独特的品牌魅力与产品功能,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随着国内大厂的强势加入,“百镜大战”的战火愈发猛烈。目前,市面上的AI眼镜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型:音频+AI眼镜、音频+拍照+AI眼镜、音频+AR+AI眼镜以及音频+拍照+AR+AI眼镜。其中,功能最为全面的音频+拍照+AR+AI眼镜虽技术难度最高,但同样最受欢迎,成为大厂们竞相追逐的方向。

然而,大厂与创业团队在AI眼镜路线上的选择却截然不同。大多数创业团队专注于单一路线,而大厂则采取多元化战略,四条路线均有涉足。这一差异使得双方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从产品特点来看,四类AI眼镜在重量、价格与功能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功能最为复杂的音频+拍照+AR+AI眼镜重量普遍在50g左右,最高可达85g,而最轻的AI音频眼镜则接近普通眼镜的15-30克。价格方面,AI眼镜整体浮动较大,从1000元至数万元不等,这与功能复杂度及品牌溢价密切相关。

在AI技术上,大厂主要依赖自研大模型,而创业团队则多接入外部大模型,如通义千问等。尽管双方在AI技术上存在差异,但从交互效果来看,这种差异并不显著。然而,在软硬件集成、续航、生态联动以及品牌信赖度等方面,大厂却展现出明显优势。

面对大厂的强势入局,创业团队无疑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一位从业者坦言:“大厂入局AI眼镜赛道,留给创业团队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创业者保持乐观态度,认为通过差异化打法,创业团队仍能在市场中争取到一席之地。

尽管大厂在AI眼镜市场占据优势,但仍需面对技术瓶颈与市场前景两大挑战。如何在“质量、续航、算力”构成的不可能三角中找到平衡点,以及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树立AI眼镜的明确应用场景与价值定位,将成为大厂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