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英特尔18A制程技术大揭秘:2025 VLSI研讨会将展示哪些突破?

   时间:2025-04-22 00:18:1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半导体行业的瞩目之下,202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讨会(VLSI Symposium)即将于6月8日至12日在日本京都拉开帷幕。作为该领域最负盛名的国际盛会,VLSI Symposium每年都会吸引全球顶尖企业和学者共襄盛举。

近日,VLSI官方提前发布了一系列即将在研讨会上揭晓的论文预览,其中Intel的18A工艺技术细节尤为引人注目。据悉,相较于Intel 3制程,18A节点在性能、能耗及面积(PPA)三大关键指标上均实现了显著提升,有望为消费级客户端产品及数据中心产品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据英特尔透露,在相同电压(1.1V)和复杂度条件下,18A制程可使标准Arm核心子模块的性能提升25%;而在保持相同频率和电压的情况下,其功耗较Intel 3降低了36%。更令人惊叹的是,在低压状态(0.75V)下,18A制程不仅实现了18%的性能提升,还同时降低了38%的功耗。该工艺相较于Intel 3实现了0.72的面积微缩,进一步提升了芯片的整体效率。

18A制程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显著的PPA优势,得益于其采用的全环绕栅极(GAA)RibbonFET晶体管与PowerVia背面供电网络(BSPDN)两大核心技术。这两项技术的结合,不仅提升了晶体管的密度和面积效率,还优化了栅极、源漏极及接触结构,从而提高了单元集成密度与均质性。

在具体应用方面,18A工艺的高性能(HP)库单元高度从240CH降至180CH,高密度(HD)库从210CH缩减至160CH,垂直尺寸平均缩减约25%。这意味着在相同面积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大幅提升芯片的性能和能效。

PowerVia技术通过将供电线路转移至芯片背面,释放了正面的信号布线空间,进一步提升了芯片的集成度和信号传输质量。这些技术改进使得18A制程在单位面积性能与能效表现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先进芯片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量产方面,英特尔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Panther Lake处理器的量产工作,而数据中心芯片Clearwater Forest则预计将于2026年初实现量产。首款基于18A工艺的第三方芯片设计也预计将在2025年中期完成流片验证。

苹果、英伟达、英特尔以及Alphawave Semi的工程师共同署名了一篇关于18A制程PAM-4的研究论文。虽然这并不能直接证明这些公司将引入18A工艺,但至少表明了他们对这一技术的兴趣和验证意向。

在英特尔Vision 2025活动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代工部门负责人Kevin O'Buckley宣布,根据已向客户交付的硬件来看,英特尔代工目前最为先进的Intel 18A逻辑制程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这意味着18A制程已经技术冻结,并且客户在验证中对该制程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英特尔下一步的目标是实现18A制程的产能爬坡,以确保在这一节点上同时满足技术和规模化的需求,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实现最终量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