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顺义,一场盛大的国际机床展览于近日拉开帷幕,吸引了全球目光。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作为机床行业的全球“风向标”,汇聚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企业,共同展示了制造业的最新成就。
此次展会,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携手合作,共同承载了这一盛事。31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刷新了历史记录,也成为了北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双馆联动的布局,不仅确保了展览的顺利进行,更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中国国际机床展,作为全球四大机床展之一,其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无可比拟。此次展会,更是汇聚了2400余家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德国、美国、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及贸促机构也组团参展,预计吸引专业观众达20万人次。
在展览现场,人流如织,机床轰鸣。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一场场精彩的“工业秀”,让观众大开眼界。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A2馆的001展位,北京北一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的8台机床成为了焦点。其中,一款高精度五轴龙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款机床主要用于飞机、船舶等高端制造领域,其精湛的工艺和卓越的性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沈阳机床集团也在此次展会中大放异彩。企业负责人表示,机床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用户的不断反馈和知识的反哺。在沈阳黎明、哈尔滨东安等用户企业的推动下,沈机在短短三年内就实现了两代产品的迭代升级。这种与用户紧密合作、不断创新的精神,正是沈阳机床集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大连科德数控机床也在此次展会中展示了多款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机床产品。企业代表表示,近年来,企业致力于突破五轴联动精度控制、超精密加工等核心技术,成功打破了高端五轴机床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机床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北京两大会展场馆的协同运营。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的联动保障,有效缓解了机床展长期面临的场地不足问题。同时,这也标志着北京会展设施的承载能力迈上了新台阶,为未来超大型展会的举办提供了可复制的运营模式。
为确保此次展会的顺利进行,顺义区、主办方和场馆共同构建了三级服务保障机制。在服务体验上实现了诸多升级,如通过数字化渠道优化传统服务流程、展前通过小程序实现证件预审制作等。顺义区还与场馆联动,通过规范路牌、修整道路等举措,将“场馆服务”升级为“城市服务”,为参展商和观众营造了一流的会展生态环境。
在展会现场,志愿服务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顺义区空港街道联动多家共建单位,在场馆周边设置了多个志愿服务点。中外志愿者们为观众提供了翻译、道路指引、医疗保障等贴心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