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密切关注一起涉及“果链”企业共达电声的专利侵权纠纷。4月15日,共达电声发布公告,指出其持有的“具有减小尺寸的微型电声换能器”发明专利权(申请号:200810178576.1)遭到侵犯,并已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高达约1.43亿元人民币。
据财联社报道,被指控的侵权方“A/B公司”均与苹果公司有关联。面对这一敏感信息,共达电声的证券部门保持了谨慎态度,表示由于涉及商业秘密,不便透露更多细节。
公告进一步指出,被告公司涉嫌未经授权制造、使用、销售及许诺销售侵犯共达电声专利权的产品,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共达电声方面表示,在分解被告产品并进行验证分析后,确认了侵权行为的存在,因此决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追溯该专利的历史,最初由桑尼奥霍森斯公司申请,并于2009年4月首次公开。经过一系列的专利申请权及专利权转移,最终该发明专利权授予了共达欧洲研究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达电声作为相关权利的持有者,此次维权行动无疑是对其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次重要声明。
目前,共达电声已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交了案号为“(2025) 沪 73 知民初 46 号”、“(2025) 沪 73 知民初 47 号”及“(2025) 沪 73 知民初 48 号”的民事起诉状。据公告,该案件正处于立案受理阶段,尚未进入庭审程序。此次诉讼金额占共达电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1.31%,对公司具有重要影响。
谈及该诉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共达电声的证券部门人士表示,如果胜诉且对方不提起二审或其他异议,未来可能会为公司带来营业外收入。然而,截至4月21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官网上尚未发布该案件的开庭公告,具体开庭时间仍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