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特尔前任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针对苹果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的可能性发表了见解。他指出,苹果无法迅速将iPhone生产线迁移至美国,这一过程的复杂性远超想象。
基辛格详细阐述了供应链构建的长期性:“首要步骤是在某地建设生产设施,随后周边会逐渐兴起供应塑胶、电阻器及显示器的企业。这些供应链要素逐渐汇聚,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科技产业集群,而这样的演变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光。”
他进一步强调,供应链转移不仅耗时,还需承担高昂成本。“这些成本需经年累月方能消化,且不会单纯因外界要求就轻易回流。它们之所以回归,是因为有了经济利益的驱动、资本的注入以及相应能力的提升。”
在关税政策方面,美国近期做出了一系列调整。4月9日,美国宣布暂停除中国外所有对等关税90天,而对中国的对等关税已高达125%,加上特朗普时期征收的20%关税,总税率达到了145%。同时,对所有其他进口商品仍维持10%的全面关税。
紧接着,4月11日,美国进一步细化了关税措施,免除智能手机、电脑、半导体等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但对中国商品实施了更为严厉的关税政策。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宣布,这些电子产品将不受特朗普时期10%全球关税和中国125%互惠关税的影响。
这一系列关税变动对苹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专家们认为,关税的增加可能会导致iPhone、Mac和AirPods等产品的成本上升,进而推高零售价格。这不仅可能抑制消费者需求,还可能持续打压苹果股价。截至目前,苹果股价今年已累计下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