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电池技术的革新一直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曾经,全固态电池被视为解决能量密度与安全瓶颈的希望之星,然而其量产时间表一再推迟,最早也要等到2027年。这一背景下,如何突破动力电池的现有限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给出了全新的答案。该公司推出了三款创新产品:骁遥双核电池、钠新电池以及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其中,骁遥双核电池凭借其独特的“双核架构”与“自生成负极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业内人士评价,宁德时代的这些创新产品,实现了“断代式的领先”。对这家连续多年投入巨资进行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186亿元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收获的时刻。而对于整个行业,骁遥双核电池的发布,预示着“多核时代”的到来。
骁遥双核电池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12C充电速度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尽管12C充电速度已经超越了“兆瓦闪充”,但骁遥双核电池的创新性更为显著。这款电池通过划分两个独立的能量区,实现了按需生产的可能性,并通过不同化学体系的电芯组合,达到了性能的最优化。
过去,动力电池行业受限于单一化学体系,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而骁遥双核电池的出现,真正做到了从用户需求出发,解决了成本限制下的需求满足问题。宁德时代的这一转变,标志着从“技术需求”思维向“用户需求”思维的重大跨越。
关于双核电池的成本问题,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CTO高焕表示,整体成本并未增加,产品设计时已充分考虑了经济性。双核功能还包括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以及热管理双核等,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骁遥双核电池的全新BMS智能管理系统,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实现两个能量舱之间的切换,确保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动力系统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同时,“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能量密度,使得磷酸铁锂体系能量密度达到680~780Wh/L,三元体系更是高达1000Wh/L。
宁德时代发布的钠新电池,旨在解决资源“卡脖子”问题。钠元素地壳丰度高,且钠电池无需钴、镍等稀贵金属,规模化应用后可有效应对资源限制。钠新电池的温度性能优异,可在-40℃至70℃的温域内正常工作,极大地弥补了其他技术路线的短板。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同样表现出色,作为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其峰值充电速度可达1秒2.5公里。宁德时代的这一系列创新产品,分别打破了动力电池的场景边界、资源边界和性能边界,为新能源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