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风起云涌,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误导消费者的声音,让不少车主误以为车辆已具备完全自主驾驶能力。然而,过度宣扬“无人化”技术已导致多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此背景下,宝马坚守L2系统的核心原则,即“驾驶员始终在环”,强调人在驾驶过程中的决策主导地位。
宝马5系所搭载的“眼神变道”功能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该功能要求驾驶者必须注视并确认变道意图后,车辆才会执行变道操作。这一设计体现了宝马对安全驾驶的深刻理解。
面对智能驾驶领域的狂热竞赛,宝马选择了冷静思考。据宝马高层高翔透露,在这个“人人急于上车”的时代,宝马选择了按下“刹车”,审慎考虑新技术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宝马认为,新技术不仅要能用,更要“敢用”。
宝马在上海嘉定建立的亚洲最大智能驾驶研发中心,正是其安全哲学的实践基地。宝马的L2+系统针对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进行了深度本土化改造。从深圳应对外卖骑手突然穿行的“蝴蝶轨迹”,到重庆破解8D魔幻立交的导航难题,再到漠河极寒环境下的系统稳定性验证,宝马将中国道路的复杂性转化为技术挑战,构建起了一道本土化安全屏障。
在中国汽车市场智能化、电动化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宝马致力于构建“会用、敢用、能用”的智能辅助系统,而非追求激进的技术堆砌。宝马选择了一条以安全为核心、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路径,虽然这条路径或许不是最快的,但它无疑是最稳健的。
除了安全层面的深度投入,宝马在中国市场即将展开更大规模的产品攻势。高翔宣布,宝马将在202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新车,并在未来两年内再推出20余款新车型,标志着BMW“新世代”战略的正式启动。
“新世代”战略不仅涵盖了全新设计语言、电子电气架构和数字化体验的系统级跃迁,更代表了宝马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坚定方向。高翔强调,宝马的独特优势在于将强劲动力与精准操控完美结合,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驾驶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的新世代车型将全面实现国产化,并覆盖油电混合、纯电、智能化等多个维度。这种从全局架构出发的战略布局,展现了宝马在智能电动转型中的强大自信与前瞻性。
宝马的“新世代”跃进并非简单的配置堆砌,而是体系化创新的成果。随着上海车展的临近,宝马不断加快“在中国,为中国”的步伐。在沈阳实现新世代车型国产化的同时,宝马还与阿里、华为等头部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协作的创新生态。
在这个“流量为王”、“速度至上”的时代,宝马坚守体系化创新、安全稳定和客户体验的核心价值观,稳扎稳打推进转型。这种坚守或许不够“性感”,但它却关乎用户的生命与信任,是宝马品牌底层逻辑的体现。
“敏于创新,慎于应用。”高翔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宝马对造车事业的敬畏与担当。在浮躁的价值观盛行的今天,宝马以“慢即是快”的姿态稳扎稳打,或许才是真正的行业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