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黑科技”涌动,透视中国制造产业新脉动

   时间:2025-04-22 18:12: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2023年的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该季度工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5%,相较于去年第四季度,增速还提升了0.8个百分点。这一成绩无疑为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犹如一颗定海神针。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指出,当前我们正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力求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这一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在生产一线,新技术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在广州番禺的广汽埃安制造工厂,一辆汽车从生产线下来仅需53秒,这里不仅是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更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先进机器人技术的集大成者。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第一智造中心总装车间品质技术组组长孙涛介绍,工厂的年标准产能已达20万辆,即大约每分钟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而在天津的联想创新产业园,笔记本电脑的生产效率同样惊人,平均每9秒就有一台产品下线,整个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SMD主板贴片自动化率接近80%,测试与包装区域更是达到了100%的自动化率。

不仅仅是汽车和电子产品,传统制造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浙江永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内,自动化流水线正高效生产直流变频电机,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新面貌。

产品装备方面,迭代速度同样令人瞩目。在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昼夜不停地运转,平均每3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该科技园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园区,还立志于实现85%的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

装备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整个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季度,装备工业近7成的重点产品产量实现了增长,增长面达到69.2%,较去年同期扩大了16.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产量分别增长了26%和20%。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福建省锐丰源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与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的合作,成功研发出石材全自动不落地生产线,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

同样,在山东开泰集团,一粒直径约0.8毫米的金属丸砂经过精细加工,成为了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质产品。企业副总经理吴成民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从工厂的生产线到中国制造的风景线,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工业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克服眼前的困难,因为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