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的新浪潮中,AI写作正悄然改变网络文学的生态。从昔日的段子手到如今能够编织数十万字长篇小说的“文字编织机”,AI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网文圈,成为不容忽视的创作力量。
番茄、起点、晋江等知名网络文学平台上,AI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读者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已沉浸于这些由算法精心“烹饪”的“预制菜”小说之中。付费章节中的AI优化文案,虽偶遭吐槽,却也凭借其集合热门梗与经典剧情的能力,牢牢吸引着读者的眼球,流量直逼甚至超越了许多原创作者的心血之作。
面对AI写作的冲击,一场针对网文新手的“AI写作训练营”风暴席卷而来。这些训练营承诺,只需掌握提示词,便能操控AI生成故事,让文学梦想触手可及。然而,真相却是AI生成的内容需反复打磨,情节同质化严重,真正能签约的学员寥寥无几。尽管如此,依然有无数怀揣梦想的写作小白被“只要会打字,就能当作家”的口号吸引,纷纷涌入这一新兴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的一次尝试,以国内大语言模型为基础,结合提示词工程与人工润色,仅用一个半月便完成了百万字玄幻小说《天命使徒》的创作,速度惊人。然而,作品质量却饱受诟病,剧情逻辑断裂,人名地名频繁出错,情感表达更是苍白无力。AI写作的硬伤,在这部作品中暴露无遗。
打开网络文学,雷同的剧情、相似的角色名如同复制粘贴般充斥眼球。AI制造的“文字镜像迷宫”让读者逐渐失去新鲜感,陷入审美疲劳。在这个算法自我复制、同质化基因肆虐的时代,人类作者的情感与创意成为了抵御AI侵袭的最后防线。那些蕴含深刻思考、独特构思与价值观输出的作品,依然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面对AI写作的冲击,各大网络平台纷纷采取行动。起点文学全面禁止AI生成内容,晋江实施分级管控,阅文升级“作家助手”强调AI辅助而非替代创作。番茄小说也推出了新的管理规定,对检测到AI痕迹的账号进行永久封禁。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对原创作者的有力支持,也是对AI写作乱象的有力打击。
在这场AI与人类作者的较量中,人类创作者的优势逐渐显现。AI虽能迅速生成大量内容,却缺乏真正的情感与创意。而人类作者则能深入挖掘内心世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正如一位编辑所言:“AI是我们递出去的笔,但握着这支笔的,永远是那些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人。”